作文班的潭笔记·69:走进美景画廊②

2024-08-01  本文已影响0人  潭客的语文生活

作文班的潭笔记·69:走进美景画廊②移步换景

走进美景画廊,少不了移步换景。此时写景的目的,就不只停留在景物的表层上,因为景物的切换,更多来自于心情与感受的变化。

①明确游览路线,按游览顺序选择一路上见到的各种景物;

②从色形状等角度,运用修辞手法,依次刻画各景物的特点;

③适当表达心情和感受

以《武夷山漂流》的画面作为此次的训练内容,看看大家会如何表达。

1、武夷山漂流——馨怡

竹筏缓缓驶入溪水中,撑篙的排工站在竹筏头,用长篙往水底一插,水面一圈一圈的波纹便荡漾开来,竹篙头的铁杵触碰到溪底的岩石,竹筏便顺着溪水前进。不一会就来到了九曲溪的第一弯。转头漫山遍野的翠绿,便在眼前展现。如诗如画般的美景,让人移不开眼,再搭配上溪水潺潺流过的声音,更显宁静。

到了涵翠岩,山脚处是翠绿的树林,茂盛的野草,随着清风摇晃,朝我们招手,向上望去山峰好像一个香喷喷的馒头,忍不住总想咬上一口。

又转过一道弯,迎面而来的是玉女峰,我听成了玉米峰,还真联想成翠绿的大盆中立着一根玉米。

竹筏穿过一座拱桥,就到了终点处。真是一次趣味的悠闲之旅呀。

2.武夷山漂流——圣迪

坐上竹筏,难掩内心的激动。排夫拿起竹篙,左挑一下,右挑一下,挑起的水波,一圈又一圈,慢慢地散去。而溪水两边,巨大的山峰朝我们涌来,碧绿的山壁和青绿的溪水相映成趣,好似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溪水弯弯曲曲,因有九道弯,而被称为九曲溪。再往前一点,一些山体在岁月中变换着颜色。左侧山体的岩壁呈棕色,它那样子好似一个尚未开垦的土壤。右侧山体生气盎然,到处是茂密的大树,肆意生长的树枝,迎风摇动,好似在跟我们打招呼呢。

再往前走点儿,迎接的碧绿色调更加丰富。碧绿的山峰,碧绿的树,碧绿的水。我沉浸其中,一座拱桥才把我的思绪拉回。

3.武夷山漂流——子辰

来到武夷山的九曲溪,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排排的竹筏。既有停在岸边的,也有已经出发的。我坐上了竹筏的那一刻,竹筏轻轻的开始摇晃,紧贴着水面,总不免让人紧张。

站立于船头的排夫说:“我是你们这次的导游。”

我们顺流而下,左拐、右拐,左拐,一路走了十八道弯。一座山的山体很特别,别的山都凹凸不平,这座的山石很整齐,如同一堵坚硬的墙。还有一座叫大王峰,它的四周有很多的小山石,它耸立在绿色中,当起了大王。

过了一会儿,我看到了一座拱桥。导游说:这座拱桥连接着两侧的石垒石壁,石壁好像有一些老了,显得格外沧桑。

导游说:“过了这座拱桥,我们就到达了终点。”

我不禁想,时间怎么这么快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