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的威力——《谣言》
谣言是个非常恐怖的东西。
白居易有一首诗,写的是关于如何应对谣言、分辨真伪。诗文如下: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老白信心满满,认为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信真金不怕火炼。
但我没他那么大的自信,我感觉只要有哪怕一个人在主动传播谣言,事儿就好不了。尤其是基于某些事实的谣言,想要分辨清楚,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古往今来,有太多与谣言有关的故事,每一个都在诉说着谣言的可怕。以前看《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对其中文官集团的斗争手段,感觉非常震惊。高官之间战斗时,是没有刀光剑影的,看上去都是一派和气,实际上腥风血雨。最常见的桥段,就是高官自己或者指派某个文官(通常是御史)上书,制造一点点半真半假的谣言,让皇帝对被攻击的对象产生疑虑,然后逐步逐步扩大影响,最终在关键时刻说几句关键的话,一锤定音,被攻击者落败身死。谣言的威力显露无疑,开明的皇帝最初可能并不会相信,次数多了,智者也顶不住。所谓三人成虎,就是这个道理。
就是我身边,也有一些与谣言有关的例子,说个影响不算大的吧。我们有一个数据统计分析相关的软件,专门用来帮客户实现各类数据分析的。这个系统当初做得比较急,没有经过足够的测试与调整,确实在稳定性和准确性上有一定的问题,但离无法使用还是有好几顿饭的距离的。某次,因为源数据的问题,导致统计结果不准确,需要重新生成源数据。数据量大了,当然需要时间。适逢某个不懂数据处理流程的领导关注到了统计功能,发现那几天的统计结果每天都在变化,就认为系统有问题,跟相关科室反馈了一下。然后,科室再传播到其他人那边,其他人再传。。。最后一个数据处理过程中,统计结果正常变化的事情,变成了我们数据统计都做不准确,1+1不会等于2的谣言。那段时间,每次开会都会有人提这个事情,每次我都要解释,但感觉完全没有用。事到如今,已经过去了差不多有两年了,这事儿还是会被作为问题提出来!
书中说到,解决谣言的关键,是辟谣人的可信度。如果像丘吉尔那样伟大的元首,从来都以正直、有担当、言出必践的形象示人,那么辟谣就会很有说服力。但这样的伟人能有几个。。。
谣言,尤其是搀着点事实,听着像那么回事的谣言,真是太可怕了。无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