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精华领读营

精读034/100 阿城:精神追求vs物质追求

2017-09-28  本文已影响36人  我是骆驼草

坚持做一件事100天,看看自己有什么改变。

D034,2017年9月27日    第九周    阿城周

一、今日小理论

“慢性焦虑”:慢性忧虑描述了一种忧虑持续存在的模式。它并不是一个诊断学上的术语,而只是一种主观上的感受:一个人总是处于忧虑的模式中,以至于觉得自己就是个慢性忧虑者——一个不断地忧虑、并且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担忧的人。

你是否时常觉得:

自己好像是一个特别容易感到担忧的人,每天都在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忧虑。

明明没有多胖,但总把“如果能再瘦10斤,我一定会过得更幸福”挂在嘴边;

不结婚怕以后没有合适的对象,结了婚又怕以后有更合适的;

时时刻刻都在感受“同辈压力”,总担心明天就会发生财务危机;

晚上一躺上床,就总觉得又做错了什么事:如果我没有xxx,会不会更好?

自己总觉得糟糕的事情有可能会发生。这种感受长久地伴随着你,虽然你有时并不喜欢这种感受,但是你又感到无法摆脱。

虽然说焦虑已经被称作是时代病,但总有一些人,要比别人更容易“担心不好的事情发生”。也因此,他们永远无法过好当下的生活。如果你在平时也有过类似的心情,觉得自己总是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担忧,那么你可能是个“慢性/长期忧虑者”

慢性忧虑者有哪些特征?

1. 容易出现灾难化的想法

慢性忧虑者容易在遭遇到问题时,把情况往最坏的地方考虑。比如,有的慢性忧虑者发现男友迟到15分钟后,就会担心是不是对方出了车祸。同时,慢性忧虑者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自信,他们认为一旦最坏的情况出现了,他们也没有办法去应对,只能忧虑下去。

2. 较高的焦虑敏感度

慢性忧虑的人,会有较高的焦虑敏感度。焦虑敏感指的是对身心焦虑反应的敏感,如手心出汗、心跳加速、头晕等等,它是“对恐惧的恐惧”。

在一些场景下,人们产生焦虑反应是正常的,比如第一次约会、重要的考试等等,而绝大多数人也会感到焦虑并不好受。但是,低焦虑敏感的人会把焦虑反应看作是暂时的、无害的,比如约会前心跳加速,低焦虑敏感的人告诉自己,这意味着自己很兴奋。

而高焦虑敏感的人会灾难化自己的焦虑反应。他们预感这些反应会恶化,直到自己无法承受。比如,高焦虑敏感的人在自己因为焦虑感而头晕时,会觉得自己可能要昏倒了;或者在自己因为演讲而心跳加速时,觉得自己可能会突发心脏病。这种想法反过来加重了忧虑。对焦虑感本身的焦虑、对恐惧感本身的恐惧,也是惊恐发作的重要诱因。

3. 更多的反刍思考

有些慢性忧虑者表示,自己一天中10%的时间在进行反刍思考,即带着负面的态度去思考过去已经发生的事。

比如,如果给他们观看会引起不适的电影画面,慢性忧虑者会在接下来三天中都忍不住地不断回想当时的画面。而且,他们会比不忧虑的人更多地关注在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上;同时,由于过分地关注自己过去的错误,使得慢性忧虑者在犯错后,会在之后接二连三地犯错。

成为慢性忧虑者的风险因素

A父母教养方式不当

童年经历也会对人们的忧虑倾向造成影响。比如,慢性忧虑者的父母可能表现出对世界过分谨慎的态度。他们的父母比一般人更容易害怕和担忧。他们会过分关注子女一些潜在的危险,比如会说:“不要总是盯着电视,眼睛出问题了怎么办?”父母越是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害怕的态度,孩子会在成长过程中习得这个特点,倾向于过分地忧虑安全问题。

此外,父母可能设置了过高的标准。如果父母过于严格,子女就会担忧自己是不是会被父母接纳,是不是足够好。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会感到缺乏安全感,会依赖于一个特定的人或一个让他们安全的地方,而当他们在那些可能“丢脸”的公共场合或者社交场所,就会努力约束自己的言行。他们把父母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变得非常追求完美,并担心被他人排斥。

B长期的压力

如果压力在一段时间内积累不减,比如持续几个月或几年,压力就会累积下来。长期的压力可能会影响到神经系统,使得人们情绪不稳、或者出现广泛性焦虑。长期压力可能是很多年没有解决的心理问题引起,也有可能是一段时间里你同时经历了很多生活事件。有时坏事会接连发生,它们单个并不可怕,但是集中在一起却会让人觉得很疲惫和忧虑。

慢性忧虑会造成哪些影响?

1. 习惯性回避

当人们忧虑某种场景或者事物具有潜在的威胁时,我们会采取回避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而由于慢性忧虑者总是有不安全感,Ta会持久地进行回避,从而养成了回避的习惯,使得回避行为从一种自我保护成为一种自我设限。它会影响慢性忧虑者生活的许多方面,限制他们的选择以及表现。

比如,A由于害怕自己因为鲁莽地尝试新事物而犯错,于是在工作时,他不敢主动要求接下新项目,失去了展现自己的机会;而在感情中,他也不敢去对暗恋的对象表达爱意;在社交场合上,他怕自己说错话会得罪他人,于是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情感。

2. 情绪管理能力下降

一些慢性忧虑者会将忧虑作为一种防御手段,来压抑让自己不舒服的念头和情绪:当他们感受到忧虑时,他们就不会去感受到那些他们想避开的情绪(J. Oathes, 2006)。也就是说,很多时候当我们感到焦虑时,我们其实是逃避了更深层的、更恐怖的情绪,也许是害怕,也许是孤独,也许是无能为力。焦虑是一种情绪界的万能货币,任何情绪都可被换成焦虑被我们所体验到。

而这种不健康的情绪管理模式会降低慢性忧虑者对情绪的辨识度,也就无法很好地应对被压抑的情绪。

当你处于慢性忧虑中,该怎么办:

1. 放松练习:平缓呼吸练习

“在任何克服焦虑……的计划中,放松是最基本的。”研究发现深度放松可以防止压力累积、减少广泛性焦虑。如果每天能定期做20~30分钟的深度放松练习,经过几周后,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感觉更轻松。今天我们介绍平缓呼吸练习,它所需时间较短,一次只需要3-5分钟,在工作、学习场合也可以进行。

平缓呼吸练习过程:

● 通过鼻腔慢而深的吸气到肺的最底部,同时慢慢从1数到5。在过程中,尽所能地把空气呼吸到身体最深处。也可以把手放在腹部,当你吸气的时候,应当感受到腹部膨胀。

● 暂停,屏住呼吸,脑海中慢慢地从1数到5。

● 通过鼻腔或者口腔,慢慢地呼气,从1数到5(如果需要更多时间,就数更久),确定气体完全呼出。

● 如果已经完全呼出气体,用正常的呼吸方式呼吸两次,随后重复上述步骤。

在刚开始时,可能你会觉得深呼吸比较困难,但多次练习后会得到改善。如果过程中感到头晕,可以先停止30秒后再进行。

每天进行呼吸练习5分钟,至少持续2周。如果可以,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段进行,使得这种呼吸方式变成习惯,这样在之后遭遇到让你忧虑感大幅上升的情境时,可以迅速使用这个练习。

2. 挑战对忧虑的积极想法,区分问题类型

首先,慢性忧虑者需要明白,“忧虑”与“解决问题”是两个不同的行为。如果单纯地进行忧虑,只会让人们困在自己的情绪中,而问题和威胁依然存在;但“解决问题”则包括对情境的评估、制定详细可行的计划、以及将计划付诸实施,这才是一个实际消除问题的过程。

在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区分自己的忧虑的到底是“可以解决的问题”还是“不可以解决的问题”。你可以先采用呼吸的方法,让自己放松下来,然后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 你担心的问题是实际存在的吗,还是只是源于你“如果发生了……那么我该怎么办(what...if)”的设想?

● 如果只是设想,那么多大几率它会发生?它会以何种方式发生?这种方式现实吗?

● 如果它会发生,我可以做什么来降低它的后果?还是我对此无能为力?

“可解决的问题”是那些你能立刻做出行动计划的问题。比如,如果你担心自己到月末没有足够的钱生活,那么你可以立刻做出预算;而“无法解决的问题”则是没有即刻相对应的解决方案的,比如“有天我得了癌症怎么办?”

如果你发现这个问题可解决,那么你立刻可以头脑风暴出相应的计划。计划不用完美,而是要关注它的可行性。一旦你有了可行的计划,忧虑感就能减轻。而对于无法控制的忧虑,你可以试着从上面转移注意力,以下是一种应对无法控制的忧虑的想法:

3. 给自己留一个“忧虑时段”

在担忧的时候,不要粗暴地对自己说“停下!不要去想了!”,而是把忧虑的念头写下来,成为一个“忧虑清单”。在写的时候,不要去评判你的念头(“这么想太傻了!”),只是单纯地记录,并告诉自己:先不忙着忧虑,自己之后会回去看这个单子的。这个做法的好处是它打断了你沉浸在忧虑思考中的做法,并且不是通过压抑的方式,而是进行适当的表达。

随后,你可以选择固定一个时间段来浏览自己的忧虑清单,并且在这段时间里尽情地忧虑。需要注意的是,“忧虑时段”不能太晚,否则焦虑感可能会影响睡眠。

调整慢性忧虑是个漫长的过程,也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除了上述的几个方法外,也要注重日常的自我关怀,如平时的锻炼,或者需要进行低应激、低焦虑的饮食结构。

二、今日电影推荐:

《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自编自导自演,豆瓣评分8.7。

三、今日文章

阿城《棋王》

写在前面:

(《棋王》是阿城的处女作。小说一发表,便震惊文坛,先后获1984年福建《中篇小说选刊》评选优秀作品奖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小说发表后,王蒙撰文高度赞赏了这篇小说,指出这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对人的智慧、注意力、精力和潜力的一种礼赞”对于这部小说的艺术性和语言方面,

王蒙的评价是:美不胜收——口语化而不流俗,古典美而不迂腐,民族化而不过“土”。)

故事简介:故事发生在文革时期,主人公“我”申请下乡成功,在上火车坐下的时候遇到一个棋呆子王一生,在众人皆因离别而伤感的时候棋呆子却邀请“我”下象棋,“我”无聊事故而与其下棋。棋没下多久“我”便放弃认为此时下棋不合时宜,王一生则没有办法只得软下身子去。在旅途中的王一生不是下棋就是求着“我”讲故事,而“我”和他就在这之中熟识。

下车之后两人被分在不同的农场。在不久之后,王一生过来寻找对手,“我”介绍了队里的高手脚卵给他。脚卵和王一生厮杀了半夜却没有赢王一生一盘棋,因此对王一生产生了敬佩之情。他劝王一生参加运动会去会会县里的高手,王一生欣然同意。可是等王一生去报名的时候,却因为经常请假四处斗棋而被知青领导取消了参赛资格。脚卵通过关系让王一生可以参赛,王一生却不想欠别人人情拒绝了,运动会结束之后,王一生邀请前三名与之比赛。

众人相与凑热闹,最后九个人同时对战王一生,王一生经过一番苦斗之后胜了其中八位。第九位棋手希望王一生给他老人家一个面子和棋,不要使他颜面尽失,王一生无奈同意了。棋局结束之后众人搀扶着王一生回到了休息的地方。

作品艺术性方面:

对于笔记体小说与世俗小说的传承

王一生的人物气质与个性很容易让人想到阮籍之类的文人,王一生放弃比赛意味着对世俗社会的摒弃,与竹林七贤的归隐类似。(《世说新语》)

看《棋王》时有一种看看武侠小说的感觉,言语虽是现代的,却透着一股文化的劲道,多次下棋尤其是最后的博弈,更像是侠客之间的生死对决。

蒲松龄《聊斋志异》《棋鬼》一篇中写一书生嗜棋气死老父,早入地府,本有机会投胎做人,却又因棋延期,结果永世不得超生。文末言:“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千生者哉?”将书生爱棋写的入木三分。

一部长篇小说的写作需要一种总体的构思:一个提纲的确定,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之间行为的变化。阿城的举动独辟蹊径。事实上,他处在中国传统小说起源的直线上——口头。在阿城当作家以前,他一直画画,随后受到喜欢听他讲故事的朋友的催促,他本人说,想到作者的权利会使他冬天买到白菜,于是决定写作。

他那说书人的才能来源于当知青的阅历:他向农民和他的伙伴们讲书中的故事,让他们得到消遣,那些书他在父母的书斋中读过,有的是从旧书摊读到。然后,阿城返城,又从口头转到了笔头,就像中国传统文人转述街道里巷的故事,并记录在话本中一样。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作品和故事的构思在他的第一篇小说《棋王》中极为简明扼要:一个青年作家困难重重,首先寻求他的生活保障,然后寻求活下去的新理由:弈棋。

阿城的作品总构思总是相通的:叙述者按照年代先后讲述故事。

《棋王》的创作是下乡这一偶然事件的成果。阿城获得了某种人生经验,他的朋友们促使他回北京后重新誊抄,他根本没有期待引起轰动,因为他说:我写过的东西与眼下人们可以读到的东西截然不同。而正是这种新颖给阿城带来了成功。

阿城的《棋王》其实是一部“世俗”小说。他一直想像汪曾祺的《受戒》那般,传递出一股属于自己的“世俗之音”,为大家开一只“世俗之眼”,平实之眼。棋王写的主要是平凡生活中的传奇故事,而不是象棋本身。传奇故事特有生活气息,有点像是评书演义,特接地气。

他在《闲话闲说》中写道:《棋王》从八四年发表后,有些反响。但都于我的感觉不够契腻,就在我发表过的小说回返了一些“世俗”的样貌,因为没有“工农兵”气,大家觉得新,于是觉得好,我在一开始的时候说过了,中国从近代开始,“新”的意思等于“好”,其实可能是旧味重闻,久违了才误会了。

从世俗小说的样貌来说,比如棋王里有“英雄传奇”,“现实演义”,“言情”因为较隐晦,评家们对世俗不熟悉,所以至今也还没解读出来。

棋王的语言样貌无非是“话本”的变奏,细节过程与转接暗取《老残游记》和《儒林外史》,意向取《史记》和张岱的一些笔记吧。

第一人称的使用

阿城用第一人称说话。读者碰到一个自称“我”的叙述者,面对着他生活的外部世界。“我”在各种情况下遇到一个奇特的人物:棋呆子。

第一人称的运用使阿城的最初几篇作品具有一种文献价值感,生活阅历深深地吸引了读者。可是这并不是简单的报道。它们表明了一个人(叙述者)面对生活及其兴衰的态度。阿城笔下的人物的冷峻,严肃,道义被自称“我”的叙述者所注意观察,使广大中国读者激动不已。

阿城巧妙地选择了第一人称叙事情境,即“我”是故事中的一个次要人物,也是整个故事的 “目击者”或“聚焦点”,但“我”的视野可以更灵活、宽广,可以谈论故事中各种各样的人物,能够与主人公直接交流。

“我”和主人公王一生由萍水相逢到成为亲密朋友,由陌生到熟悉,王一生的言行举止、人生态度都是通过”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展现出来的。当然“我”看不到王一生的内心活动,只能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带领读者逐步走进王一生的内心世界。

我与王一生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也是一种常态人物与异态人物的对照关系。“我”是一个凡人,有着平常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父母在动乱中被打死,孤身一人,为了生计到农村插队,在火车站看到千万人话别的场面,”我”的内心是凄凉的,这是凡人之情。

而王一生的妹妹赶来送他,王一生却躲在车厢里下棋,在王一生看来,“去的是有饭吃的地方,”没必要哭哭啼啼的,这是异人之情。《庄子》中有:“庄子妻死,惠施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王一生颇有庄子的人生境界。

“我”和王一生虽都有饥饿经历,但对吃的理解上仍有分歧。”我”不太愿提及过去的饥饿经历,尤其是细节,觉得这些事情总在腐蚀“我”,总好像是在嘲笑“我”的理想,“人吃饭,不但是肚子的需要,而且是一种精神需要。不知道下一顿在什么地方,人就特别想到吃,而且,饿得快。”

可王一生直言指出:“那是馋,馋是你们这些人的特点。”其实所谓馋的问题,不过是一种欲望的问题。

就如下文在插队的农场里,虽然吃饱了,但“我”对生活并不满意,没有油、没有书和电影,“隐隐有一种欲在心里,说不清楚,但我大致觉出是关于活着的什么东西。”

而王一生认为“人要知足,顿顿饱就是福”,满足基准线上的东西就可以了。

文中着重描写了王一生的吃相:“吃得很快,喉节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吃完以后,他把两只筷子吮净,拿水把饭盒冲满,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然后就带着安全到达彼岸的神色小口小口的呷,他对吃是虔诚的,而且很精细。有时你会可怜那些饭被他吃得一个渣儿都不剩,真有点儿惨无人道。”

这里没有丝毫的讽刺,用王一生的话说:“我主要是对吃要求得比较实在,只要有饭吃,满足基本物质需要,就已知足了。”老子曾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可见王一生对吃道的态度与老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第三种对照是对棋的认识,“我”不太会下棋,而王一生则是十足的棋呆子,一看到有能下棋的对手,眼睛就放光,一旦钻到棋中去,外界的纷扰都能抛开。尤其在车轮大战,力战九雄时,“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椿,似无所见,似无所闻。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王一生如痴如醉,坚韧沉着,用自己的整个生命都贯注在千变万化的棋的世界中。连最后与王一生和棋的老者都得出了“中华棋道,毕竟不颓”的结论。

作者正是借下棋之道颂扬传统文化,道禅哲学。

阿城认为文化涵盖着社会,文化制约着人类,在作品创作出、也寻找到了以庄禅为代表的道家哲学。全文以“我”为叙述者来反观王一生的人道、食道、棋道,它们皆在“道”上达到统一,共同构成了他对人生的态度。他追求心灵的清净和精神的自由。当时正是政治纷乱,经济萧条,人们生活困顿,连基本的存在需要都不能满足。暂且不论王一生的思想消极与否,其所思和所为客观已构成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疏离和超越。

“我”并非陪衬

从文本的表层结构来讲,小说主要通过叙述者“我”的视角对“棋呆子”王一生在“文革”时期的人生经历的叙述,展现了王一生的人生见解和精神特质,因此小说中除了王一生的故事,还有一个叙述者“我”的故事。尽管过去一直把这个“我”仅仅看做一个旁观者和记录人,王一生的陪衬,而忽视了其主体作用。

1.我们可以看出,叙述者的思想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说刚开始时,叙述者的观念不自觉地接近于流行的思想,但是他在与王一生的交往中则不断改变自己和否定自己,最后达到对“异人”的认同,这就是叙述者的“悟道”过程。

作者巧妙设计第一人称叙事情景,第一人称叙述者为小说设置一系列悬念,把故事一步步推向高潮。作为一个目击者,主要人物和事物的观察与记录者,从“我”对棋王的一步步描述而进入到故事文本中探寻,作者运用“我”与棋王不同之处的逐渐消弥和价值趋同,展现出“我”从迷到悟这一过程的深层意义。

2.其实可以说,我”与王一生就是作者的自我的对应的两面。通过王一生的追求来探讨作者认同的一种本真,朴素和自足的人生态度,而又通过“我”的感悟来凸显现代人的更高的价值和欲望在特殊年代受到压抑的无奈和悲哀,即作者的另一半的追求。对王一生的铺叙大段而精微,“我”的思绪则在执著中若隐若现,两者对应的内在结构昭示了同一种境遇下的两种人生追求。

作品思想性方面:道家之精神

王一生,名字都起得讲究,首先,是惟精惟一的气质;其次,一生二,即阴阳,收破烂的老头授他棋谱也授他棋道,这棋道的文化内涵便是道家文化。

《棋王》的叙述中,平实里的玄奥颇为得体,大有道家之遗风。

阿城觉得,在一个几乎无路可走的时代,人倘还能因技艺而进入审美的愉悦和精神的愉悦层面,则精神庶几不得荒芜,自由救赎的地方。这是道家与禅林中的古风,悠然与乱世之中。讲究造势,讲究弱而化之、无为而无不为,这是王一生的棋道,也正是道家哲学的精义。

众口相传,王一生的棋是道家的棋,不无道理。棋道如此,王一生形象的岸然道风就不缺少根据了。王一生被号为“棋呆子”,成天心游神驰于棋盘上的咫尺方寸之间,不谙世事,不近流俗。无论是浩劫中派仗冲突的烽火、大串联的狂热,还是上山下乡前的离情别意、蹉跎岁月里的内伤外侮,都似乎未曾搅动他内心的平静。他自有他的世界—“呆在棋里”,呆在那“楚河汉界”的厮杀里。这样,他心里舒服”,可以忘掉世间那恼人的权利和路线的纷争,忘掉这种纷争造成的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围扰。

他心如止水,万物自鉴,空心寥廓,复返宁谧。在那个的迷狂时代里,这种不迎不持、无动于衷的呆痴,这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消极,这种在“大而无当”中遨游的超脱,正是对动乱现实的一种清醒认识和明智,不愿随波逐流、合污鼓噪的一种变相抗争。

道家哲学讲究从反面着手达到正面价值的肯定,所谓“将欲哀之,心故张之;将欲弱之,心故强之”就是这个意思。

如此看来,阿城的本意是要写王一生的大智,写他在同辈青年中过人的聪慧,却故意先突出他的痴呆和顽愚,这不能说不是深得道家哲学强调对立面的转化和超越的妙谛。

王一生的“呆”,令人想起玄风道趣甚浓的文人骚客,如阮籍、稽康的颓,米芾的癫,倪瓒的愚,黄公望的痴,李白的狂。他们都不随流,不合污,矢志弥坚,操守如一,有那么一般超然于世、物残双泯的痴迷。他们都不把艺术(象棋也是一种艺术)当成谋取外在功利的手段,而看成是解忧散怀、寄情养性的闲适和雅兴。所谓“凡人多一分世故即多生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故呆而迁且痴者,其性情于艺最近,利名心急者,其艺必不工,虽工必不能雅也”。

香港新亚研究所的徐复观教授认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主体是道学,历史上的大画家、大画论家、大诗人所述达到和把握的境界常常都是庄子、玄学的境界。

棋王——王一生也不期而然地通向了庄子“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在忘我的宁静中进入自然的内部机枢并与之化而为一的境界,却是事实。

王一生的棋道之所以能“先声有势,后发制人,遣龙治水,气贯阴阳”,就在于他是把“命放在里面搏”,虚怀而物归,心静而入神。棋赛的具体过程,阿城往往一笔带过;而刻画王一生下棋的精神面貌,却至为周详。“我”送水给王一生喝一节中关于他入神状态的精采描写,就颇得庄子“庖丁解牛”的神韵。

《棋王》的另一个结局:

“我”从陕西回到云南,刚进云南棋院的时候,看王一生一嘴的油,从棋院走出来。“我”就和王一生说,你最近过得怎么样啊?还下棋不下棋?王一生说,下什么棋啊,这儿天天吃肉,走,我带你吃饭去,吃肉。”

前面分析里面讲到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对王一生而言精神追求明显是高于物质追求的。但是在阿城原本的结局中,最后王一生还是重归了物质追求,精神追求不再是毕生追求,甚至精神追求称不上追求而只是物质追求的铺路石了。

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王一生之前之所以对物质追求嗤之以鼻其实只是没有尝到物质追求带来的甜头呢?是在讽刺王一生吗?是否可以理解为在物质追求无法得到满足时,精神追求可以相对来说可以起到一定的对物质追求的补充作用呢?物质追求究竟是什么,精神追求又是什么,归根结底这两种追求带来的感受是否可以互为代替?作者是否跟读者一样在心底里有“追求物质是肤浅,追求精神就是高尚”这样的体会?

我觉得或许阿城心里跟我们潜意识想的是不一样的。他并非在讽刺王一生,在我看来这样结尾源于他并非要贬低物质追求抬高精神追求,他在力求公正地去描绘每个人的人生追求都是对的、别人是没资格去评价的。芸芸众生自有自己的处世之道追求之果。

关于处世之道,道总与道德相关联,然而,道未必侧重排斥物质,它更加侧重“惟精惟一”,至于具体的对象,无可厚非,道不相同,便不涉及德。只要呆若木鸡,至于对什么发呆,都是入道的表现,走进运钝根的境界,便也走进了定界,会收获无为无不为的顺其自然,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会产生心流,会自风流,会接近道。

四、今日收获

1、“慢性焦虑”:学习了这个小理论,我认为我是有这种慢性焦虑的症状的。出门坐车会害怕出交通事故。做公交车害怕遇见小偷,儿子出门总是很担心。所以会有习惯性回避的情况。需要客服,需要调整。

2、今天早上一口气读完《棋王》,读到最后哪一段的时候,整个人都有些恍惚,好像被带入那个场景里,明明是早上,感觉像是天黑了,忽然问了自己一下,“几点了”,反应过来是在看书,看完了。

小说的描写非常有画面感,一直被带入进去,脑子里就像电影画面一样,印象很深的有两个场景;

一个是王一生去我的队部吃蛇肉与脚卵下棋的场景。

另一个是王一生下棋至最后的场景。

下棋的场景就好像在看一部武侠电影,一个人坐在一个类似于足球场的中央,周围做了一圈人(9个),一直看不到脸,是一个专注的,打坐的背影,在用意念与其他九个人对抗内功。最后险胜,由于过于专注,都不能回过神。

文章中交代了当时的一个时代背景,“饥饿”,应该是那个时代老百姓的一个生活状态。

通过这两天对阿城和文章的了解,感觉到一种精神,就是面对一切,哪怕是困难,不悲不怨,坚持内心,再找一点乐子的乐观精神。

书中有几点很有感触:

1、太盛则折,太弱则泻。柔不是弱,是容、实收、是含。

2、“为棋不为生”,为棋是养性,生会坏性,所以生不可太盛。

3、好在书已在我的脑子里,不怕他们。

4、晚上大家闲聊,多事精神会餐。

5、好上加好,固然是馋,其实饿时更馋。不馋,吃的本能不能发挥,也不得寄托。

6、电影这种东西,灯一亮就全醒过来了,图个什么呢?可我隐隐有一种欲望在心里,说不清楚,但我大致觉出是关于活着的什么东西。

7、我笑起来,想:不做俗人,哪儿会知道这般乐趣?家破人亡,平了头每日荷锄,却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识到了,即是幸,即是福。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

3、看完以后闭着眼睛听了韩大爷的讲解,听完以后,又看了一遍韩大爷的讲解稿,感觉体量很大,无法吸收,需要不断地读,不断的想,才能真正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收获主要是思想方面的比较大,人除了吃饱肚子意外,总得有点什么兴趣爱好吧。听完讲解就对庄子的思想产生想要看一下的想法,以前看过一篇评论咪蒙的文章,说咪蒙的文章中透露出庄子的思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看的进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