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感谢一路相伴

2018-08-07  本文已影响10人  唐夜慢慢

1

我和音乐的结缘,始于小学四年级的某个午休。

午休时,同桌紧张的朝窗外的四周看了下,对我说:“帮我看着老师”,然后低下头献宝似的从书包里拿出来一个铁盒子,对,那时候我认为卡带机就是个铁盒子。

自己在那鼓捣着,按着不同的键,还会不时放在耳边听一下。过了几分钟,看着我,兴奋地说道:“让你听一首很牛逼的歌”。

把校服铺到课桌上,然后把卡带机塞到衣服底下,我俩后脑勺相对,趴在课桌上,然后同桌按了播放键。

那是一首听起来特别燃,速度很快的歌,没错,就是周杰伦的《双截棍》。听完,同桌紧张的问我:“怎么样,屌不屌,这是我偶像周杰伦的歌”。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偶像这个词,也是第一次知道周杰伦。对很多90后来说,周杰伦就是他们的青春,好像不仅仅是青春呢,现在还会听。

那时候就是喜欢听,一听就喜欢上了,没有别的理由。比起父母听得民族音乐,这才是契合自己内心的音乐。

后来,从同桌这里陆续听了周杰伦的其他歌曲,由于自己没有播放器,感觉面前打开了一片音乐之海,我只能坐在沙滩上吹海风。

2

上初中后,那是网络歌曲最繁荣的时代,最具代表的是《两只蝴蝶》《老鼠爱大米》,就像病毒般,迅速传遍大街小巷。

由于住校,每到双休才能回家。虽然那时候家里有了VCD,我哥也买了很多音乐光盘。可是我好像只喜欢安静的听歌,总是感觉从那两个一米多高的音响里放出的音乐声音太大了。

没想过自己会喜欢听音乐,因为没有那种条件,VCD又不能带在身上,卡带机又经常会把磁带搞坏,而且需要常备电池。

3

高中时,那昂贵的使用5号电池的MP3已经退出舞台,开始出现用锂电的MP3、MP4,路过多次展柜展柜之后,痛苦挣扎之后,从三餐下手,终于省钱买了人生第一个MP4,我记得很清楚,是纽曼的。

店里可以帮忙下歌,但是太贵了。班里只有一个男生会,可是人家拒绝教我下歌。

没办法,只好自己跑到网吧里摸索,看了网上的攻略后,发现很简单啊。具体的操作流程已经忘了,和现在相比,那真是太复杂和麻烦了。有时候歌名都不会显示,还需要自己改成正确的。

高中是半封闭式,每周天下午可以自由出入,很多同学都会去网吧,我也去网吧,每次都把MP4的内存下满新歌。把音乐排行榜拉出来,下一遍。

那时候,只听流行歌,谁的青春不流行呢。很自豪的,总是走在流行前线,往往一首歌火的时候,我早已听过N遍了。

当时,在繁重的课业下,有音乐可以听,真是一件幸事。

4

大学时,有了自己的电脑,那真是在音乐的海洋里肆意折腾了。

那时候不认识什么网易云音乐,听歌我只用酷我音乐盒。一开始歌单里都是韩语歌,后来全是英文歌。

再后来开启淘歌模式,对胃的放到喜欢的列表里,过段时间,再听一遍,筛掉已经无感的。

从那开始,好像已经离不开音乐了。很多人来了又走了,在所有好的坏的日子里,只有那些美丽的声音在耳边总是轻轻地唱着。

感谢你,音乐。未来,邀你同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