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与写,那最后的一公里
写文时间久了,总免不了有卡文现象和文思枯竭的感受。这两种情况,都是令人焦虑和痛苦的。以前读过有些名作家的传记时,也常常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就有些奇怪,甚至以为是他们的矫情,按我以为,他们个个都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写文怎能卡住或者文思枯竭?直至自己写起来,才发现,这个卡文和一时的文思枯竭,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细细想了下,忽然有所顿悟,原来,在我国古代,就有一种卡文。唐朝诗人贾岛有一年前往长安赶考,一次外出骑驴回旅馆的路上,诗兴大发,便吟诵起不久前写的诗,当吟到“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时,对于这个“推”字,很觉得别扭,于是想用“敲”字来代替,但又想不出合适的理由为什么“敲”比“推”好。于是,那文思就蹇塞,贾岛的卡文,有些奇怪,他的文思达不到,便现场行为示范,骑在驴上,一手做“推”的动作,一手做“敲”的动作,很是怪异,街上的行人见状,纷纷远避,以为是个神经病。
正巧大文豪韩愈的车队从对面走来,韩愈当时任长安府尹,因此,出门巡视派头十足。遇到贾岛忘乎所以在那儿比划,鸣锣开道的衙役们便把他拘到韩愈跟前。待问明情况后,韩愈呵呵大笑,对贾岛很是欣赏,到底是大文豪,便一席话打开了贾岛的思路。
韩愈建议,把”推“替换为“敲”。贾岛虚心问道理。韩愈说,“从本诗的意境上来体味,山里的夜晚,寺门紧闭,月光皎洁,万籁俱静,此时,几下”梆梆”敲门声,以动衬静,那不是更显出山寺的幽静了吗?”一席话,使贾岛茅塞顿开,我们便见到了这首名传千古的《题李凝幽居》诗。也催生了一个汉语名词:推敲。流传了一个文坛佳话“推敲”的故事。
其实韩愈的以“动”衬“静”,并不新鲜,王维的《鸟鸣涧》中,“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鹿柴》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皆是以“动”衬“静”的名篇。只是贾岛一时的卡文,便一门心思俱在自己诗上,而使思维阻塞。
无独有偶,唐朝诗人宋之问有一次夜宿在杭州灵隐寺里,见秋天月光如水,群山耸立,也是诗兴大发,随口吟诗一句“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但下面怎么搜肠刮肚,也难以为继。卡文的痛苦,使他四处徘徊,夜不能睡。便信步走入禅堂,一个老和尚见状,便关心问及,宋之问便把自己的苦恼向老僧倾吐了一番,老僧听后哈哈大笑,脱口一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此句一出,犹如打开了拦河闸门,那汹涌的思维,滔涌波翻,一泻千里,很快一首诗,一蹴而就。这就是宋之问的《灵隐寺》:“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贾岛与宋之问是幸运的,他们在卡文或者在思维堵塞时,有高人予以指点,但对于大部分为文的人来说,身居斗室,苦心经营文章,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大多是所有的卡文只能靠自己来解决。怎么办呢、唯有读书,把读书当作自己聘用的高人,留在身边时时予以答疑解惑,并打通思维的七经八脉。
固然,阅读经典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但也有缺陷。这个缺陷就是,那些经典往往太精致,精美,让你读得欣喜若狂,手舞足蹈,可是,兴奋过后,却一时对解决你的卡文和思维的畅通,帮助不大。有时,不仅帮助不大,而且还起相反的作用。正因为其为经典和过于精致,再提笔时,却害怕得了不得,以至于连提笔的信心也没有了。
我就经常遇到过,焦头烂额翻遍各类经典,试图打开思维堵塞的淤积,却总也无能为力。反而在一些杂书和非经典类之中,找到突破口,燃起思维的电光火花。我一直在苦苦思索这个原因,后来,比较来比较去,恍然大悟:原来,还是一种信心的丧失,一种膜拜的仰望,一种战战兢兢的手抖,导致思维的塞上加塞。
名人和经典,有着太大的名气,那种气势,首先就让人被先入为主震慑住了,一门心思寻求它的种种好处,种种精美,产生的恐惧心理,被它所挟持,那么,它们的光华万丈,就把自己那点可怜的文思照耀得无所遁形,便再也难以在黑暗的思维世界里发出哪怕一丁点的光彩了。倒是那些二流甚至三流或者不入流的文章,对自己的卡文和行文思维,能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这样归结,并不是说读经典和名著不重要,恰恰相反,我后来思来虑去,认为,它们是一种基础性的作用,对于文章的写作有固基培根的奇妙。它们所以对于卡文没有立竿见影的疏通效果,就在自己于自信心的缺失。吓得不敢在大师们面前班门弄斧。而对于非经典类的文章,读后,却自信心爆棚:瞧,还没有我写得好呢。于是,在这种自我良好质感的驱使下,那笔就提起来很轻松了。
事实上,并非每一个名人所写的书都是名篇,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比如法国的杜拉斯《情人》很有名,与《廊桥遗梦》一样,都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但杜拉斯其它的作品就很一般。毛姆的短篇作品颇丰,但也不是每篇都成为经典。曹雪芹写过一部《红楼梦》,此后再也没见过其它作品传世。
茨威格就曾抱怨说,哪怕是大师的作品,也有纯属冗余的成分。我很赞同他的话,像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里面就有不乏冗余的部分。而纵观当现代作家,他们也不是一群超人,有惊世骇俗的名篇,但也不是著作等身般都是名篇。因此,眼光仅仅放在名篇经典上,就会扼杀掉自信心而变得沮丧,尤其是在卡文和思维暂时的短路中。
无论是从卡文或者是思维的蹇塞上来看,不管古今或是中外,它是一种常态,哪怕是声名赫赫的大作家,作品震世骇俗,也避免不了。躲不过,绕不过,抹不掉,此时,或借助于名人指点,或借助于大批量的阅读,而阅读,就得以一种平常心,平常的思维,平常的眼光,来静静揣摩,细细体味,既固本培基,也放开眼界,增强自信心,在读与写的道路上,打通那最后的一公里。不论是读名著读非名著,总归是孜孜不倦,进行量变与质变的有效转化。
因为,写文读书,始终是在路上。这个最后一公里打通了,再继续下一个目标,依然有最后一公里在等着你去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