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议题在于和自己的感受和解
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父母哪怕对待他们的方式是一样的,不同的孩子内化出的模板也是不一样的。
有的孩子,无论父母怎么爱他,他都会感觉到不被爱。
而且我们的大脑是具有欺骗功能的,如果我反复认定父母不爱我,那我在不断的回忆中就会加深这个感受,于是不断地陷入不被爱的认定里。
我们之所以难受,是由于我们知道父母内心其实是爱我们的,而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违背自己的意愿去满足他们,也是因为我们太爱他们了。
而父母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看到了儿时的自己,也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看见了原生家庭给自己打下的烙印所形成的那些卡点,最明显的就是那些无法打烊的情绪,它们都是储存在身体里未曾被看见和疗愈的伤痕。
所以,我们必须改变,必须要将父母的错误在我们的身上停止,好让轮回不再发生,好让自己的情绪渐渐平和,好让自己的婚姻可以换一种活法,是与父母婚姻不一样的过法。
可我们如果仍然一味地埋怨父母,这样做不但不能更新他们的认知,还会反过来增加自己的愧疚感。并且一味地过度纠缠,仍然是将自己放在一个孩子的位置,无法从心理能量上拥有真正的成人的力量。
其实在原生家庭议题的成长上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和解的不是父母本人,而是我们的内在感受。
在“和解”这条道路上需探索了多年,所以和解并不是突然发生的,需要前期大量的心理建设。
具体是怎样一个过程呢?
首先,要觉察。对自己的情绪要有鲜明的觉察力,父母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能让自己又升起那些熟悉的感受,而眼下对那些感受要负责的人不是父母而是我们自己。毕竟掌控回忆的人是我们,如果我们只是肆意地把这些感受一下子全部以指责的姿态扔给父母,他们的反应或者完全无法接受,或者就会自责而增加我们的愧疚。也就是说,我们要自己对过去的恐惧负责,而不能用它去惩罚现在的身边人。
但我们心里升起感受的时候怎么办呢?
我们常用的处理方式也和父母对待我们的感受的方式一样:逃避、转移或者压抑。没错,也就是采取了某种防御阻止原发情绪发生。而那些原发性的感受却又是真实存在的,不去疏导就堵着我们难受,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亲密关系里的另一伴,因为迟早这份讲不清楚的难受就会被对方挑起,而一骨脑儿一下子全算他帐上。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这份脆弱表达出来,如果你有一份安全的亲密关系,你可以向你的伴侣述说,或者一个完全接纳你的朋友,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在我们把脆弱表达出来以后,这份被压抑的脆弱就在我们的心理层面减少了。
其次,看见父母的真相,接纳那个爱我们的存在。
当我们看到父母笨拙的以伤害的方式来跟我们进行链接的时候,尤其是连爱都用评判、否定的方式表达出来,我们要有能力看到,这是他们这一代人所学会的方法甚至是生存的模式。
把父母错误的行为和他们本人分开,把他们对我们的伤害和爱分开,就代表我们可以不再是一个孩子的状态。而我们要把精力放在自己的持续成长上,改变我们从小以来“顺手”从他们那里学来的对待家人的“爱”的错误方式,用对的方法去学习和表达“爱”。
中国式父母在整个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常常是不被允许表达真实自己的一代,不要说感受了,连想法都不能真实的表达,要生存,宁愿对外人千篇一律的好、对家人稍微狠一点也没有关系,毕竟顾全大局才能活下来。
由于物质匮乏,也由于经历过政治自保,他们会特别追求稳定,凡事也以有用无用去判断是非利害。他们认为对一个人好的最高境界就是好吃好喝;也由于他们要一直服从集体利益的需要,而淡化个人需要,他们触摸不到我们内在的情感需求,正如他们屏弊了他们自己的一样。
接纳父母这一代人的集体主义偏执思想,就能理解他们这种“死要面子,活要家人受罪”的极端行为。只是,我可以接纳你的历史遗留问题,但我也要表达出来你对我行为所带来的感受。
接下来,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先天气质会放大自己的不良感受。
比如,如果先天气质就是过度敏感的人,即便他的母亲已经做的足够到位了,但如果有一件事让他感受到被忽略,那这个人在回忆时也可能将被忽略的感受泛化到整个童年,成为他的童年的主要感受。
当我们面对父母时,很容易就沉寂在被他们唤起的不良感受里,并不断地放大,放大到淹没了我们的世界。在这点上,也要有所觉察,时刻提醒自己。
最后,我们要打破原有的模式,自己走出青春期的固著状态。
其实我经常看见一些我父辈的老人们在谈到他们的父母时也会咬牙切齿,可能他们也还停留在青春期的反叛阶段。时代变换,外在世界的压力很容易让我们心理退行,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失败,可能跟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给我们造成的伤害有关时,如果我们选择一味停留在埋怨父母上,那我们就会在心理上被阻滞在这个阶段。
由于在原生家庭的感受被忽略的影响,我们在自己成人后的关系里也会重复体验相似的经历,按照旧有的处理方式——当我不被看见时,我就会压抑自己或者转移感受,而这个动作又让我重复体验到了不被爱的感觉,不管我有没有向对方抱怨,我都是一个青春期固著的状态。但我也可以有选择,将被忽略的感受、将这份脆弱直接向对方表达出来,这就是打破了原有的模式,是一种成人对自己感受负责的态度。
当然,我不会建议你在严重偏执的父母面前这样做,那样只会加深他们的不理解,也许以后会有机会表达,但这得确需要时间。如果你曾在父母那里受过严重的伤害,请你记得找咨询师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