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娃的兴趣班只满足了你自己
当你带着娃奔波在各个兴趣班之间时,你的内心是怀揣着怎样的想法呢?是真的认为这些兴趣班对他们的未来有用,还是其他人报了咱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其实娃们的未来是什么样,站在我们现在的位置根本无法想象。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未来脚下的路,用的不是咱们现在铺地的砖。
01 未来是什么样
人类知道的越多,能力越强,起点就越高,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我们不能用过去社会发展的速度,来衡量未来社会发展的曲线。
我们报了各种兴趣班,自认为在给娃铺路时,对未来的发展脑子里出现的可能是这样的曲线:
可未来更可能是这样的:
曾经有个心理学实验。
一名女性进入一个模拟的游戏空间,游戏里她持枪射击从不同角度冲出来攻击她的人。她射中的人越多分数越高。
第一次,看见一堆人拿枪从各个角落朝她冲过来,她不可避免的兴奋、紧张、慌乱,从而影响她的反应速度和最后的击中人数。
第二次,实验人员给她戴了一个头盔,这个头盔可以抑制大脑对应区域的活动,让她不产生紧张、慌乱等情绪。
她戴上头盔后,明显感觉自己和上次不同,可以冷静的判断先攻击哪个目标,后攻击哪个目标,一个接一个有条不紊地处理着最靠近自己的人。她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状态,没有害怕,没有紧张,只有精确的锁定下一个目标,甚至感觉自己无所不能。
二十分钟后摘下头盔,她十分留恋那种无所不能的感觉。这是一种近乎“超人“的状态。
虽然实验中这种“超人“状态只持续了二十分钟,可是,未来谁能说这些状态不会常态化?
毕竟现在手机就已经长在手上了,未来长在身体上的是什么设备,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体验和能力,谁也不知道。
02 现代科技做不到的
站在现代社会巨人的肩膀上,人类科技看起来已经非常发达了,只要是存在的,比如空气、辐射、电磁场这些以前我们不知道的东西,现在都可以测量了。
可还是有很多东西我们隐约感觉它就在那儿,就是无法证明它存在,比如“意识“。
这样的剧本看起来是不是有些熟悉:
早上按掉闹钟,脑子里有个声音告诉我,该起床了。
躺了一会,迷迷糊糊的回味了一下自己刚中了一个亿的美梦,然后想起这月还有八千房贷,赶紧起来刷牙。
拥挤的地铁中,为了不摔倒,我下意识的抓紧扶手,双脚稳稳踩在地面,身体随人群摆动。
一个老太奋力往前挤,挤到离座位最近的前排,然而坐着的人不是在低头玩手机就是在闭目养神。我心想,谁先演不下去了谁就起来让座。
到公司,打开电脑,我在心里动情的对自己说:今天也要加油呀。
这一系列的行为和想法,似乎都是我们的意识决定的。它给我们设定道德标准,让我们遵守规则。
我们对外界的看法,心里对自己说的话,都是它决定的,它24小时不眠不休,连做梦都不放过,你居然说它不存在?
然而剖开人类的身体,除了各种器官组织,大脑里的回路,没有发现意识,也不知道它为什么要给我们各种主观的感受。
如果说世界上所有的存在像一个光谱,那人类现在能感知和体验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我们能升级的地方还有很多。
而这些升级要用到的技术,可能就是你的娃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或者你的娃要在这些技术环绕的世界中寻找生存的机会。
你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给娃报的培训班,能给娃打好在未来生活的底子吗?
03 我们能做什么
在时代的滚滚浪潮中,我们做不到振臂高呼“愚蠢的人类,快停下脚步,你们在自取灭亡”, 让科技停止发展。
也不能只低头跟娃模糊的说,“好好学习,你们的未来很复杂“。
学什么娃都不知道。
未来什么样我们自己都没搞明白,娃又怎么可能知道?
这时候一切能力的原能力,学习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学习能力其实是一种天生的能力,每个人都有。正常孩子到一定年龄都能学会走路说话。可在慢慢长大的过程,孩子学习的阻力似乎越来越大,这个能力好像变弱了。
其实不是这个能力变弱了,而是教的人能力不够了。走路说话家长很熟练,但当小孩越来越大时,对家长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如果我们的方法还停留在教他们走路说话的那个阶段,那显然没有跟上他们的脚步。
要想小孩学习能力强,家长自己要会学习才行。
还有一个问题也很容易被埋没在各种兴趣班中,你想把娃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品行是一方面,职业是另外一面。
任何时代都有很多努力适应世界的人,少数改变世界的人,还有一些被边缘化的人。
有人在创造未来,有人在传承历史,有人紧跟时代的步伐,而有人始终不知道自己在哪。
你希望你的娃是哪一种?
无论怎样,每个父母心里应该有个目标。
知道如何学习,并且带领娃一起学习,心里还有目标,一般这样的父母教出来的娃都不会太差。
虽然因着未来的不确定性,娃很大可能不会跟随我们的预期发展,但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无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