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随笔中华文学读书

临近春节,那些亲戚再问你私事,就直接回答“管你屁事”。

2023-01-19  本文已影响0人  宝容本屋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那些亲戚都假正经,一旦真的碰到什么事,跑的比谁都快。

最近看了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深得我心。获得真正的自由需要被讨厌的勇气,破解的线索在于你认为你是什么样子。

1、不幸是自己选择的

    “你感觉不到幸福,有时觉得活得很痛苦,甚至想要变成别人。但是,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生来不幸。”

      为什么说不幸是自己选择的呢,谁会选择不幸福的生活呢?仔细阅读了本书之后发现确实如此。刚出生的我们没有选择的权利,大部分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人种,国籍,文化,家庭出身等,成长过程中出现了比较,比较导致了欲求不满,心生羡慕,羡慕和嫉妒让人面目全非。长大了之后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生活方式有本质上的不同,我们也有能力去改变生活状态,如果还是保持原样,那就是自己选择的问题了。如果想改变,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去改变。

2、“改变”谈何容易

      “改变”听上去轻描淡写,但事实上真正能做到的人又有几个?其一,没有下定决心去改变,其二,不知道如何改变。

      “没有下定决心去改变”是指因为害怕而给自己找理由不去行动。比如我想换工作,想了两年还在原来的工位上,朋友问起为什么,我说现在职场大环境太差了。又比如有一位朋友想写小说,但他从未动笔开始写,他的理由是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写。我没开始找工作是因为害怕没能找到好的工作,朋友没开始写小说的理由是因为他害怕写完了投稿没有人采纳。因为害怕一再拖延,一边安慰自己说“如果换了一份工作我一定能赚更多的钱。”事实上并没有事情因此而发生改变。

      “不知道如何改变”是指沉浸在痛苦的回忆里却对当下无动于衷,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获得幸福。本书中提到“一切烦恼皆源自于人际关系。”书中认为人痛苦的根源来自三方面:自卑情结,追求优越,寻求认可。“自卑情结”的出现是与别人比较之后产生的结果。比如我大学考砸了,但是邻居考了很好的学校,每次和他走在一起我都会觉得非常自卑。书中提到:自卑情结是一种主观性的感觉,主观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手动选择怎么去解释。就像考大学考砸了,学校不好是事实,但我可以主观解释说我虽然学校没有考好,但这一点激励我更加努力学习与生活。将自卑化成前进的动力,那自卑感就是一件好事情。“追求优越”书中表示是在与他人的竞争关系中取得胜利,没有胜过他人就是失败。那在这种情况下,潜意识里会将“他人”看成“敌人”。试想如果在一个满是敌人的世界里,你还会幸福吗?追求优越不是通过他人的竞争来完成的,无论认为自己有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如果是自己错了,那承认错误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成功与否取决于自己而非他人。“寻求认可”是指完成他人的期待用以寻求他人认可。比如父母希望孩子能考前三,孩子拼了命的学习考到了前三,父母表扬了他,孩子觉得很开心。这一切看上去很正常,假设孩子长大了,他非常喜欢并想要从事销售这一岗位,但是父母觉得这岗位不好,不同意他去应聘。那这个孩子会怎么做呢?可能就直接放弃了他的梦想去走父母给他铺好的路,因为他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期待当中。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我们活着不是为了别人的期待,同理我们也不能期待别人为我们做什么。我们只能走自己的路,遇到的风景都随缘。

3、迈出第一步

      如果你控制不住的想要迎合别人的期待, 书中给出了这样一个方案“课题分离”。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课题,他人无权干涉,我们亦无法干涉他人。再拿家长和孩子举例子,现在家庭教育非常内卷,家长每天给孩子上兴趣班,明里暗里报补习班,家长之间也互相比较,他们认为孩子成绩不好是丢他们的脸。孩子学习与否,是孩子自己的课题,因为不学习考不上好学校影响的是孩子的人生而不是父母的,家长需要做的是引导而不是干涉。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可以强迫他喝水,我引导他是我的课题,至于他喝不喝水是他的课题,与我无关。”这就是课题分离。

    我们一边追求幸福与自由,一边却总是在迎合别人的期待,满足他人的需求,甚至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我们干涉了他人的课题同时也葬送了自我。获得自由的方式很简单,就是“被人讨厌”,他人讨厌我是他人的课题,比起他人的眼光我更在意我自己过得如何,我的看法与决定才是我的课题。我们追求自由与幸福需要卖出的第一步就是学会“课题分离”。

4、前进的方向

      我们不是世界的中心,但却是共同体的一部分,在共同体中寻求归属感,是我们追求幸福的方向。而归属感获得的关键在于“把他人当成朋友,思考我能为他人带来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我对他人有什么价值。书中表示“只要存在就有价值。”那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我们的价值是什么?我们怎么创造我们的价值去获得归属感与成就感?书中提出了三个方法“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以下总结回答,具体解释请到书自行探索。

“自我接纳”:“给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我勇气去改变我能够改变的。”

“他者信赖”:“请信赖他人,即便被欺骗。他人是否欺骗我是他人的课题,但我仍然相信我们能建立深厚的关系。”

“他者贡献”:“幸福感的最终奥秘就是对他人的贡献感。”

      我们努力在各种社会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想成为特别的那一个,结果就陷入了迷宫,迷失了方向。我们得承认我们是平凡的,每个人都以登上山顶为目标,但真正登上山顶的人屈指可数。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登山的目的不一定是登顶,我们只享受过程,登山过程中听见的每一声鸟语闻到的每一处花香都是我们曾经努力过的证明。活好当下尤其重要,不用纠结过去,也不用设想未来,我们的改变是从当下开始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