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与观察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教育

纯粹简单,离幸福更近

2017-07-06  本文已影响0人  在水丫丫

——"芬兰丹麦教育交流"小结

       

纯粹简单,离幸福更近 纯粹简单,离幸福更近 纯粹简单,离幸福更近 纯粹简单,离幸福更近 纯粹简单,离幸福更近 纯粹简单,离幸福更近 纯粹简单,离幸福更近

匆匆一周,在芬兰、丹麦各逗留三天,走访六所学校,留下许多收获。

            一、发现:他们简单纯粹,离幸福近

          本次出行最深的感受:芬兰人和丹麦人(以下统称"他们")的生活很简单,更纯粹。

            静物篇:简朴,简约,不重"门脸"

        赫尔辛基和哥本哈根,是两个国家的首都。但他们的建筑,没有想象中的堂皇;他们的道路,没有想象中的宽敞。赫尔辛基的街道,路面由无数的小碎石铺就(女士穿高跟鞋走需要小心,呵呵)。两旁的建筑,也偏低矮、陈旧,多是四五层,因为6层以上必须装电梯,所以鲜有高楼。今年(2017)是芬兰建国100周年,基本上50年以上的建筑都会被作为重点历史文物保护起来,不能乱动。呵呵,想想咱的5000年!历史短,国家小,人口少,不(能)折腾,反倒多一分安静。

        丹麦和芬兰有所不同,它的建筑要高大堂皇些,但也和芬兰一样,都不太在意"门脸"的气派。即便是丹麦皇宫,也显得颇为亲民。女王在宫里的时候,不过是在房顶竖起一面旗帜,三个持枪的卫兵,按一定的步伐和节奏,在宫门外高出广场地面半个台阶的门廊上走过来走过去。他们身板挺直,目不斜视,和三米之外广场上来往的游人,相安无事。

        下着小雨的时候,我们经过了议员们开会议事的大楼,院子里停着一排排自行车,议员们都骑车上班?这也算新鲜事一件!同样,赫尔辛基总统府外的马路边,便停着普通老百姓的小轿车。

        至于学校,更是朴素之至。好多学校的校门,不在"正中",而在侧面。有一个学校的校牌,就立在一排栅栏上,像一个指路牌。学校里面,也不像我们那么多"硬件"上的达标要求。好几个学校,楼梯狭窄陡峭,教室也并不宽敞。相比之下,感觉我们要"阔"许多,哈哈!

          教育篇:安定,安心,各得其所

      六所学校,无论大小,都给人留下这个印象。

      每一位校长都谈到:学校和老师有很大的自主权!国家教育部会提出一个基本的大纲,但具体课程的开设实施及评价,学校自主决定的空间很大,而且国家财政会有极大支持(所有私立学校,财政都会支持70%以上的经费)。

        特别让我们羡慕的是:他们的老师被尊重,被信任;工作起来也自觉自愿,拥有安全感。

        何以见得呢?首先,老师的工资级别由年限决定,没有任何部门或机构有权利因为某种原因而克扣老师一分钱!其二,对老师的工作,没有繁琐的打分之类的考核。其三,没有形形色色的研讨活动,没有林林总总的各种培训,也不用忧虑家长或媒体动辄曝光的挑剔腔调。甚至,同一个学校,即便只有四个中文老师,他们彼此之间也从不相互听课——没人要求。真是"我的底盘我做主"啊,一下子让人想到雷夫的"56号教室"。其四,没有琳琅满目的评级评优,把老师分成三六九等,也就避免了把老师引向精致的利己主义的可怕境地。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这样一片陌生的土地上,我忽然清楚地看到了咱中国人常挂口头的动人字眼。

          当然,我们曾不止一次用中国式思维问:老师是有差别的,不具体评出工作的优劣,不是不公平吗?这样能激发老师成为优秀教师吗?他们的校长却说:"我们相信老师,老师都很优秀啊!我们对老师也有‘考核’,比如,一个老师班上如果学生太吵闹,无法正常上课,我们就要找他谈话,帮助他解决问题……"

      我们还担心:木工教室里,这么多钢锯铁钻,楼梯那么狭窄,不担心出安全事故吗?出了问题不怕家长投诉吗?。"不怕啊!"他们很意外。因为按照一套约定的规则,大家遵照执行就行了。学校和老师只承担他们能承担的,没有人会把家庭和社会造成的问题推到学校和老师身上。唉,不由叹息咱们的"因噎废食"!

        专制的校长难以培育出民主的老师。当老师能在宽松而安定的环境里,安心而专注地投入教育,学生的学习生活,生命的成长规律,也就更能得到尊重。自主选择选修课程,根据课程时间自行到校,这是尊重;允许他们等课时间在并不宽敞的楼道上三三两两地站着或坐着,这是尊重;全校集会时间,不排横行竖列,安静站在大厅就行,这是尊重;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有专业人士解决,这也是尊重……这里的个性化教育,更自然,更具体。

          所以,我们看到了更真实而纯粹的儿童。无论是晨歌时间的全校演出,还是中文课上事先准备的"自我介绍",主角们都是自然流露,不会特别兴奋或紧张,而认真倾听和欣赏的同伴们,总是真诚自然地鼓掌(当然也不会出现"领掌"怪象……)。其间和我们相遇,孩子们会和我们打招呼,小点儿的,活泼,热情,好奇;大点儿的,带着一点点害羞侧身而过。是没有训练过的天然流露,让人心中欢喜。

        身为一名老师,能够不被干扰,安心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这是一种让我们艳羡的幸福。

          细节篇:自觉,信任,遵守规则,生活简单

        除了以上跑马观花的观察,还有一些生活细节,让我们体会到彼此的区别:比如,他们的酒店,早餐从不查房卡;导游停好车,总是自觉到专门刷卡缴费的地方缴费;商品没有"歪货"的说法;一到放假,所有店铺都关门;吃得简单,玩得简单……

        有一个特别的细节:有一天早餐,看到一个两岁左右的男孩坐在椅子上,围着自带的白色小围脖,安安静静吃早餐,旁边坐着高大的父亲。爷儿俩都各自吃着自己的早饭,偶尔说句话~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但那一瞬间觉得他们好酷!特别是那个小宝贝,你会觉得他和身边的爸爸是那样平等而相互尊重,哈哈!我想,要是在国内,多半是靠哄着喂食:"宝贝,吃一口这个","乖乖,喝一口水"~

      回来后的一个晚上,在川音听音乐会的时候,我们的前面正好坐着祖孙三代,才开始一会儿,只见那位当婆婆的打开水杯,用勺子舀着水,一勺一勺喂进那个已经七八岁的孙女的嘴里,还叨叨着"来,喝口水"~我和朋友对视了一眼,真是忍不住的鄙视~想想那个两岁的丹麦男孩,这真真是输在起跑线了哈……

                思考篇:纯粹的背后,是文化

        總體看来,他们安于宁静,我们追求热闹;他们生活简朴,我们热衷享乐;他们该工作工作,该休息休息,安于现状,没有那么多的远虑近忧,我们该工作工作,节假日正好赚钱,永不满足;他们更容易相信人,我们更习惯怀疑人;他们一直不慌不忙,我们永远马不停蹄……一句话,他们轻松,安全,笃定,而我们沉重,不安,浮躁。

          究其原因,地理位置(维度高)气候特点是一方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文化。就我们看到的而言,他们的制度和规则似乎更清晰,简明,人人知道,容易遵守。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们重视"人","以人为本"看得见摸得着。他们是"人"大于"事",百姓重于国家。 而我们的文化里,国家大于人民,做事胜过做人,以人为本,也很容易演变成以特殊层次的"人"为本。

        不由想起芬兰的海鸥们。不管是在南部港口,还是芬兰堡的草坡,乃至赫尔辛基大教堂外的广场,随处可见海鸥——一群,一对,三两只, 和身边的游人近在咫尺,却从容不迫,悠然觅食或驻足歇息。不仅尊重人,人和物也彼此尊重。

二、展望:我们自有优势,前景大好

这次北欧之行,我也找到了身为中国人的自信。就我眼睛所看到的而言,其实中国人(中华民族)是头脑更聪明的人(民族),表现在:首先,我们做事的效率高。修房造屋,修路架桥,现在中国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不像芬兰,它的建筑,永远是延期完成,而且往往不止一两年!其次,我们聪明好学。"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中国人不容易满足,我们好学善学,乐于改革,追求精益求精。当然可以说这是一种"贪婪",但我们也看到:中国的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以及休闲方式的花样翻新,确实非常丰富。第三,我们开放而包容;第四,我们是"大"国,人很"多",而人,就是最大的资源……

还有些细节,也让我为咱中国感到骄傲,比如城市的整洁。在赫尔辛基和哥本哈根的街道上,烟头随处可见,尤其是一些餐厅的门边,烟头满地……还有服务,我觉得还是中国人考虑更周全,做得更精细。这些优势,也许和我们现有的制度也是必然联系在一起的。

当然,如果我们更加重视每一个"人"的价值,有一套更加科学、民主而完善的制度, 我想,我们的国家定能更赢得世界的瞩目,而我们普通百姓的幸福指数也会更高。

三、幻想:乾坤大挪移,平衡地球村

行走在安静的街道,不止一次幻想:会不会什么时候突然来一股神力,把地球上人口密集区的人(比如中国)挪移一部分到人烟稀少的地域呢?不一次性搬移太多,有点担心中国人的复杂会改变了那些单纯的风水。就一点一点地挪移,慢慢地平衡,那样的话,全球人都更加纯粹了,幸福也就更近一点了......

会不会真有这么一天呢?

2017年5月随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