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缙云山记
昨天,全家一起去轩爸大舅家走人户,给轩爸外公外婆烧香,吃过午饭,轩爸开车载着我和轩轩来到308山脚下一路前往目的地一缙云山上的白云寺,一个清真道观。
上山途中,遇到一位近七十,和轩轩爷爷相仿年纪的大叔肩上挑着四个色拉油壶,上山去挑半山腰上的一处泉眼处的泉水,我随即与他闲聊起来,他告诉我,住在山下的居民一般都会去山上挑水吃,这水比自来水好多了,用它烧开水,水壶和开水瓶都不会起黄色的水垢。我一边与他闲聊,一边往山上走,其间确实看到上山取水的村民络绎不绝,有的是一家人开车到半山腰,七七八八的大桶子,什么大油桶,什么饮水机桶,好多个桶呢,拉了后备箱满满一车箱呢,听说水厂的厂长也来这取水,大叔说,好多人很远来这取水呢,他说这水质拿去检测过,确实纯度比自来水强多了,现在两江两岸污染大了,少喝一些自来水总是好事。水是生命之源,我立马对轩爸提议到:老公,今年我们也去买口缸子,准备好储水的自来水桶,每周回老家干脆也去储水。嘿嘿,其实,也就是说来着,写文时,脑中突然冒出去那储水倒不如回家拉水喝呢,嗯,我是说干就干的人,这个计划我一定要实现,买口大缸,我会这么做的。
我们三告别半山腰取水的人群后继续往山上前行。一路是青石板弯弯蜒蜒的,入眼的满是高耸入云的松树,看上去也颇有些年龄了,树干挺粗的,地上散落着干枯的松针,轩爸打趣说:老罗,你不是要学蒸包子吗,弄点松针回家做小笼包子。我呵呵几声,算是回应。
继续往前,我们三都听闻到了婉转的鸟鸣,引得轩轩父子驻足停留,立马把个脖子仰得老高循声望去,想找到小鸟踪影,无奈,松树实在太高了,只听鸟声,不见鸟影。罢了罢了,继续往前走吧。
一路往前,透过树缝间隙,缕缕阳光斜射进树枝间。忍不住咔嚓一声,定格住这缕缕阳光。转身瞧见轩爸在一块岩石前停下脚步,说有重大发现。立马吸引了我和轩轩,三人凑前一看,瞧见岩石前有堆黄土,泥土有好多小坑洞,轩爸随即拾掇起身旁的小木棍,见他用木棍刨了几下后让我摊开手掌,说揭晓谜底,我一看,嘿嘿,原来是三个正在冬眠的地牯牛蜷缩着,瞬间勾起轩妈我小时候的记忆。这玩意可是小时候上小学那会,一下课后,就会邀着三五个要好的同学一起去教室土墙缝里找来玩的。不一会,掌心有些微痒,还沉浸在回忆中的我立马看看这小东西,原来有了掌心的体温,苏醒过来,爬行于掌心中。轩爸说小虫子喜欢泥沙,于是撒了点泥沙于掌心中,这小东西便立马钻进泥沙中。小轩轩对这重大发现,兴奋不已,毕竟第一次瞧见这一生物种,于是他也学爸爸样,用木棍去捣腾泥土,直到亲自捉到两三条方才罢休。
过了茂密的松树林后,叮叮咚咚,老远就能听见泉水自上而下流水的声响,循声往前,发现了连片的翠竹中有一眼泉水,轩轩经过用树条搭了一段小桥一样的路时,还兴奋的叫嚷着过独木桥了。轩爸已走到前面小溪边停留下来,我和轩轩随即赶到。轩轩眼见着被溪水冲刷得光滑圆润的石头对爸爸说,这里有没有奇石呀,轩爸说找找呗,于是父子俩把手伸进溪水中摸石。这个时分,溪水还略带凉意,可父子俩兴致高,一点不在乎,摸摸这块石块,拿拿那块石块。一会轩轩拿起一块石块问爸爸,这块石头像不像石斧,一会轩爸捡起一块石块对轩轩说,喏,看这块,石头上好像有印花呢,像不像化石。我在一旁被父子俩赏玩石头的认真劲吸引了,免费帮他们当摄影师,把这对找奇石的父子俩定格在我的拍摄画面中。管它奇石不奇石的,多年后,这一段兴许就是一家人人生中的美好回忆。
轩爸和轩轩一起捡了几块心怡的小石块后,心满意足的继续往前走。这时,一位半山祭祖的阿姨与我打起了招呼,喜欢闲聊的我告诉阿姨我们的目的地,没想到阿姨和我们同路,原来阿姨就住在白云寺旁边,于是我就跟着阿姨上山。上山途中,因为多了聊天的伴,所以对越来越陡的山路竟也不觉得辛苦,而且跟着这位健谈的阿姨一起上山,由她在前带路,脚步也立马轻快起来。闲聊中得知阿姨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和我差不多大。目前两女儿,两女婿都各自有稳定的发展,女儿都有稳定工作,两女婿各自创业。自己把在白云寺边的老房子改造成了农家乐,经营了十年,现在女儿们为让老人安享晚年生活,建议她把农家乐租出去别人经营。
阿姨对我畅谈了她对女儿的培养,特别是女生人生转折点都有颇智慧的点拨提醒,无论经济上,还是精神上,还是女儿最重要的人生伴侣选择上,阿姨回忆起来,我这陌生人都听得出阿姨对女儿现今生活的满意程度。听得出子女生活幸福,就是老人一生的骄傲和安慰。看来,天下母亲都一样呀,把儿女的幸福看得很重要。儿女幸福,方觉人生圆满。
和阿姨攀谈中,不知不觉已到白云寺跟前。这时才想起轩爸和轩轩父子。哈哈,我这个爱聊天的人不知不觉已脱离了这父子俩,把他们甩在了身后老远。与阿姨道别后等待后来的父子俩一起参观白云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