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万物生灵乡土故事

远离母亲离开家

2018-08-09  本文已影响81人  宁静遇夏雨

最近的一期《朗读者》,是关于“故乡”的话题。故乡,是小的时候总想离开而老了以后总想回去却未必能回去的地方;故乡,是生你养你的地方,而母亲是生你养你的人,所有说母亲在的地方,才是故乡。因为故乡有母亲,才会让人魂牵梦饶……

细细回想,我几乎没有远离过家,所以生我养我的地方不能算是“故乡”,只能是“家乡”。但是,曾有几次,我又真实地离开过生我养我的母亲,离开过家。

儿时的故乡……

㈠  差点儿远离家乡

听说,在我很小的时候,也曾有过远离家乡的机会,只是终未成行――

我母亲的娘家远在千里之外,她是我外婆的长女。外婆常常思念远嫁的长女,总想做些什么来弥补内心的缺憾。在我出生后,外婆征求母亲的意见,想将我带回去抚养,等出落成人后再送回来,母亲当时也同意了。

就在外婆出发的前几天,母亲常会抱着我凝视走神,泪水婆娑。外婆害怕母亲患相思病,就如她当年对母亲苦思成疾一样,最终放弃了抱走我去抚养的念头。

假如当时我被外婆抱走,家乡可真就成了我的故乡。

故乡  &  母亲 ㈡  第一次离开母亲离开家

第一次真正离开家,是在我未满十二岁的时候。小学毕业,我考上了离家十五里的县办重点中学――解州中学。记得那时住校,宿舍是大通铺,父亲帮我占了个靠墙的位子铺好,交代说:“在家靠娘,在外靠墙……”

儿时的我,顽劣淘气。白天和伙伴们打打闹闹的,也不觉思乡想家。只是好几次晚上睡着,都连喊“妈、妈、妈”,自己惊醒,也将伙伴们吵醒。

随后听母亲讲,在我离家之初,她的耳畔常有我的喊声,听得她心酸泪涌……

当时,好多家长常会去看孩子,或等在教室外,或等在宿舍处。我的母亲却一次也没去过学校。我回家抱怨叫屈,母亲却笑道:“上个初中有什么可看的?你又不是高中娃娃。”

后来,我又升入这个学校的高中,还是没有等来母亲看我。面对我的抗议,母亲依然是笑:“上个高中有什么看的?你又不是上了大学。”

因为这初中三年与高中三年的时光,解州中学成为我的母校。

故乡  &  母亲 ㈢  第二次离开母亲离开家

如果说上中学时,距家十五里,每周都能回去吃母亲做的饭,与母亲依偎聊天,还不能算是“离开母亲离开家”的话,那高中毕业后,到三百里外的高校读书,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离开母亲离开家”了。

去山西师大上学,从镇上乘汽车到运城车站,再坐火车到临汾,得花四五个小时。不能再象从前那样,骑上车子就能到家,只有借书信来叙说对母亲对家的思念。

那时多希望下课回到宿舍,父母亲坐在那儿等着我。多次的梦想总是落空,不禁又心生抱怨。对我的怨言,母亲还是笑:“上个大学,又不是工作。当你有了房子,妈就住下陪伴你。”

因为师大有我四年的青春岁月,所以成为我的母校。

在师大当了四年的匆匆过客,又返回中学时的母校,有了房子。母亲只到房里看过两次,并未住下,她说:“你住的是公家的房子,干的是公家的活。我住下又帮不了你什么忙,以后需要我时再说啊。”

母亲一生勤苦忙碌,眼里永远有干不完的活,哪里肯放下活儿找清闲?

故乡  &  母亲

㈢  第三次离开母亲离开家

在我结婚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离开母亲离开家”了。

记得在结婚的前一天,我反复恳求母亲,在我“上马”前,一定记得来送送我啊!母亲笑着答应,眼里噙着泪花。

结婚当天,母亲在热闹的氛围中被七询八问的事缠绕着。忽听得鞭炮鸣锣鼓喧,忙抽身跑出来。还未走到花车前,就看见女婿搀扶女儿坐进车。追到跟前,车门已关闭。

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迎亲队伍在热闹的人群中缓缓前行。母亲望着坐有女儿离去花车,热泪奔涌。她知道,这下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成“外人”了……

对家的思念……

㈣  第四次离开母亲家不在

因为自小离家,母亲对我的“出嫁”并未有太多的留恋与不舍,能很理智接受,知道这是我人生的必然轨迹。

于我,虽说出嫁了,还能常回娘家,母女常能团圆,心底没有任何“离开母亲离开家”的感觉。后来有了孩子,母亲常帮衬,给孩子做衣服,帮着带孩子……

四年前,母亲辞世而去,我成了“没妈的孩子”。人常说,“有妈在,兄弟姐妹是一家;没妈在,兄弟姐妹是亲戚”。说的真对!

虽说还有父亲在,但父亲的凝聚力实在无法与逝去的母亲相比。母亲走了,家也就散了。

前几次的远离母亲离开家,是我的成长历程。而这一次,母亲离开,家不在,却是让我心酸痛苦难受的事实。

毕竟还有父亲在,希望生我养我的“家”依然在!毕竟,在那个“家”,曾有我魂牵梦绕的亲人……

通往故乡的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