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这点事儿大学生活想法

别自欺欺人了,你永远也找不到喜欢的工作

2018-11-23  本文已影响27人  茉比利

嗯,裸辞三周后,我找到新工作了。

是一个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行业。

选择它是因为整个环境和氛围都令我感到很舒服,并且工作的内容和模式也符合我求职的各项基本要求,亲切的面试官给我印象也特别好。虽然我还没有开始工作,但我至少没有那么害怕接受这份工作,甚至还开始有了一点小期待。

不过,还是不期待了。

就抱着坦然地心态去接受。

比起以往,这次待业时间挺短的,工作也找的相对顺利很多。

原计划是再过两个月再工作,等钱都花光了没办法了再去工作。

可一个人在家呆久了,也就渐渐乏了,发现做日上三竿的咸鱼也没有比上班轻松多少。

越是闲下来,心里的负担反而却变得越重。

待业的时候想了很多,最主要的还是在思考自己到底想做些什么。

想着必须先给自己找到一个明确的方向,可这个偏偏才是最难的。

下一份工作,我要选择忙碌的?还是清闲的?选择赚快钱的?还是赚慢钱的?选择一开始就能上手的?还是需要一点点去学习的?选择专业相关的?还是专业无关的?

关键是到底该选择我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

可我思考了很久,终于想明白: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我真正喜欢的工作。

和f先生完全相反,我有着超级多的兴趣爱好。

可能恰恰是因为我从小到大没有多少机会去各地旅游,去发展特长,去探索世界,所以我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我很容易被某一件新奇的事物或者某一个新的领域所吸引而喜欢上它,但同时我也容易被其他的事情所牵引从而导致我的兴趣总是没法那么专一。

一旦我喜欢的事物让我感觉没意思了,那我会下意识想去寻找一个新的兴趣点。

所以我一直在寻找一件我真正热爱的事情,并希望能够一直坚持做下去。

有过很长一顿时间,我是真的热爱英语的。

热爱的最大原因,是英语能过给我带来一种个人成就感。

那时候还没有传出李阳家暴事件,我也曾是疯狂英语的追随者之一。

我也曾是那个全寝室最早起床,跑去去绕操场,晨读英语的女同学。

我也曾信誓旦旦地和所有人说起过,我的梦想是要当上口译员。

直到上了大学后,我发现有梦想是好的,可我的梦想对我来说算是不切实际的。

我以前太过单纯地以为,只要学好英语就能当口译员,可长大了才发现英语技能是一方面,而一个专业的口译员还需要拥有非常深厚的中外文化底蕴。

纵然我喜欢的事物有很多,可偏偏就是对新闻,时政,历史,经济,金融等真的提不起一点兴趣。

那基本上就违背了这个职业所要求的译员文化素养。

所以,口译员这个梦想还没开始就破灭了。

梦想是破碎了,但对英语的喜爱仍然保留着。

因此我一开始找的工作也基本上是和英语相关的。

当不上口译员,学英语出身的还能做什么?

那只能是从事外语教育行业或者外贸行业。

可三份英语相关的工作下来,我发现我对英语的喜欢是越来越弱了……

我曾经喜欢的是一种说英语的感觉。

舌尖,在念“love”时的微微卷起…在发“th”时的轻轻咬住……

而当英语之变成了我工作文档上的一个个字符,有时候我敲着键盘会恍惚着突然想不起了某个单词要怎么发音。

我学语言的初衷是为了拿来说,但最后只不过是成了我迎合领导要求,用来谋生的一种手段。

嗯,好像真的就不太喜欢了。

我一直是冲着“我喜欢”的因素而选择了一份份看似适合我的工作,可最后我不仅没法真正爱上那份工作,而且还失去了对这些因素最原始的热爱。

离职后,我想明白了:工作就是工作,爱好就是爱好。

尽管我们都多么期待可以找到一份“我喜欢”的工作,现实中工作就是充满了各种我们会不喜欢的因素。而我们对待一份工作最应该的保持的态度就是谨慎,严肃,和认真。

但我仍然也有一个点很久没想通,我好奇的是为什么?

为什么任何我喜欢的事物只要变成了工作我就自然而然,甚至有时候自己都感觉没理由地开始讨厌起来?

 直到我前段时间的一个面试……也谈不上是面试,就是一个创业老板约我过去聊一下。

那天中午我和他还有他老婆……差不多聊了两个小时左右。

老板说,他之所以和我聊这么多主要是想看看我们的三观能不能契合,因为他想找一个三观一致的员工可以共同把项目当成是自己的事业,而不仅仅是工作去做。

我那天也特别诚实地说了我前面所有的工作经历,我对前面工作的总结,然后和他探讨了一下“兴趣和工作”的话题。

我说,“我也觉得很奇怪,我和身边的同龄人也探讨过,似乎我们的兴趣一旦和工作相关,当我的兴趣是为了去服务他人,我就是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反感情绪。所以我也一直确定不下我的工作选择方向。因为我变得不敢选我看似感兴趣的工作,又本能地排斥我完全不感兴趣的工作。

老板说,“那你知道为什么吗?是因为在任何一份工作中,你需要听从上级领导的安排,你的主观性受到了压制。这就好比你自己的公众号,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你完全可以靠自己决定,所以你会觉得有乐趣。而如果换成是让你写新闻稿,采访稿,有严格的格式要求和内容排版,你的主观性得不到发挥,你自然就没兴趣了。而现在的社会现状,绝大多数的工作仍然是上司直接给你们分配任务要求你们按照给的要求完成,压抑了员工的创造性,其实这样对于员工和公司都是不好的发展。”

哇,那天就这段话让我豁然开朗。

“喜欢的事情一旦变成工作就会让我讨厌,原来是因为我在这些工作中没法按照我的主观意识和方式去完成这些工作内容。”

试想一下,每一份工作中最令人乏味的一点其实就是重复性和单调性。

因为我们常常被要求以一个同样的模式去对待这一份工作,所以我们会厌倦,会受不了,会想要辞职换工作。

好比,我第一份工作是助教老师,我的工作职责就是监督学生,我每天要做的事情是盯着学生背单词,检查他们听写。

我必须得按照机构校长的要求教学生每天学习将近10页,200多个的雅思单词,并且要求他们当天上午学了,下午就得背会。

其实我当时就觉得针对学生的状况(英语水平不好),这样做是非常勉强和无力的,但我的建议最终也没有被采用。尽管我可能想到了一些我认为可以更好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或者提高成绩的方式,但我没有那个权利去实施,因为我只是个督管的助教,而不是主教老师。

所以这种状态维持两个月下来,我就立马厌恶了。

想到如果我要做雅思老师,这样的状态我需要维持一两年,我果断选择辞职。

写到这,突然觉得自己也是有点像小孩子,似乎就生怕自己的天性被压抑。

既然这世上根本不存在我们真正喜欢的工作,或者就算是找到了我们以为会喜欢的工作最后也免不了会不喜欢,那我们到底该如何去做选择一份工作?

我给出的答案是:选择“我愿意”。

这个答案其实一直存在在我心里,但也是直到昨天我看了陈春花老师的一段话,才真正落实到文字上。

对,就是“我愿意。” 

“事实上,生活有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将会取得惊人的成就。这话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我们发现所有成就的获得都来源于你自己的一种意愿。人的一生能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完全取决于你是不是愿意,只要你愿意,就肯定可以取得惊人的成就,所以如果真想要整个人生变得非常有意义,首先就要问自己:“我是不是愿意?”

——陈春花

无论是我喜欢,还是我不喜欢,无论是高薪,还是低薪。

正如95后那句常挂在嘴边的流行语所言:不要和我谈理想,我的理想是不上班。

每一份工作,我们选择他们的第一个原因总是因为我们的的确确需要工作,需要有一份能够养活自己,让生活变得更好的经济来源。

只有当工作满足了基本的生存要求,我们才开始去认真思考这份工作是不是足够适合,是不是满足我们的精神诉求,我们是不是足够喜欢?

不过以上统统都可以用我是不是真正“愿意”来代替。

与其谈喜欢,我们更需要认识到工作是永远不可能完美的没有一点可挑剔的缺陷。

与其去追逐一味地为了喜欢的事业而奋斗,不如踏踏实实地在接受每一份工作前都去认真想一下我愿不愿意接受这份工作会带给我所有未知的体验和磨难。

就像我在这段待业的时间里,不断地在用排除法的方式问自己,我是不是愿意接受每一份工作中的每个不同要素。

最终决定下来的工作,也同样是在我脑海中经过反复筛选后,直到我告诉自己:

嗯,这些我都愿意,所以就它了。

虽然听起来有点残酷和难以接受,但真相确实是我们永远也不可能会找到一份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工作。

所以下一次,遇到重新选择工作的时候,尝试换一个标准。

别再用 “我喜欢”,试一试“我愿意”。

因为只有从事一份你真正愿意的工作,你才能慢慢从中创造出成就感,从而把它重新打造成一份为你量身定制的工作。

愿今后世间所遇之事皆能为你我所情愿。

Plus:

以上皆为个人想法,仅供参考,谨慎模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