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碑式的西语学习之旅
我们常常会听到类似的句子——做时间的朋友;日拱一卒,不期而至;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短期的表现,低估长期的表现。
这些话会让我们斗志昂扬,奋发图强,仿佛是我们在漫漫人生路上、萎靡不振之际常备的那几针鸡血。其实这并不一定是事实的全部,通过学习西语的这两年,我发现了学习曲线有时对长期践行者们并不友好,就好比努力的水滴滴在了湖面上,激起一时涟漪,再随波而去。不是所有的目标都有石头的属性,也不是所有努力都应该用时间慢慢堆砌,说不定它会滴在海绵上被吸收然后挥发掉。实际上,面对不同的任务和目标,我们应该用不同的方式,才能以更好的效率去实现它们。
为什么说语言学习不能只靠水滴石穿的魄力呢?其实很简单,与其说学习和记忆是日拱一卒,不如说是逆水行舟。每天进步一点点,功不唐捐是没错,但是这一点点并没想象中那么容易达成。人的记忆是靠神经网络节点之间的连接形成的,频次和强度都很重要,而如果不及时温习和复盘,带宽就会自然地逐渐降低。不管是各路记忆法,或者是艾宾浩斯这样的工具,都是在频次和强度上下功夫,试图减缓遗忘的速度。
1.01的365次方等于37.78,这就意味着每天只要进步1%,一年后我们就进步了接近37倍。然而事实是,随着我们的知识储备的增多,我们学习的效率提高了,但我们也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以提供持续的增长。当分母变大,我们越发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因为知识的耗散同样也更大。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知识是可以通过实践孕育出智慧的,而升级后的算法或者方法论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话说回来,在追求频次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强度,不能记一点,忘一点。我的一个小建议是,长期坚持慢跑的同时也要偶尔抽空来个冲刺,让自己某方面的知识(尤其是语言学习)得以进阶,在更高的效率之下,我们的坚持有了更大的意义。
我也会在语言学习之外进行这个方法的尝试,比如现在我就打算把得到学习的专栏和大师课分批次的进行复习输出,把知识充分吸收,让思维得以延伸。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够在利用碎片时间学习之余,也能腾出一块完整的时间进行突破性学习,相信我们都可以通过努力沉淀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论,磨砺出量体裁衣的机敏与洞察力。
里程碑式的西语学习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