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情绪可以追溯到童年经历
每个人都有情绪,情绪的大小程度也有不同。有些人遇到事情能把控好情绪,而且把事情处理得很好。而有些人遇事常常情绪反应失控,不仅伤害到别人,也会伤害的自己。
人与人之间的情绪反差为何有着这么大的区别。这还要追溯到童年经历。
小的时候被父母娇生惯养的孩子,往往长大之后,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很差,遇到挫折、困难,容易抱怨。在家父母顺从,在家里是王,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怎么会事事顺心,稍有不如意,就会产生情绪。
为什么说溺爱是害。例如:小时候都有学走路阶段,孩子摔倒,明明自己可以站起来重新走。而有些父母怕孩子摔倒,就上前去扶,这样一来,反到让孩子的性格变得胆怯。孩子摔倒让他自己爬起来,他会变得更勇敢和自信,也更能容易接受各种挑战。
童年的经历影响一生。经常被父母指责、批评的孩子,长大之后,同样受到指责批评,他会有强烈的抵触心理,似乎会成为一种无法磨灭的阴影。
所以,在工作中,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简直是浪费生命资源。
找到我们情绪的触发点。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情绪失控时,不妨停下来想一想,这是不是触发了某个过去的经历。
找到他的根源,意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可以尝试与对方分享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继续争吵。我们可以说,我之所以这么生气,是因为这件事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被忽视的感觉。这种坦诚的沟通,往往能够化解矛盾,甚至加深彼此的理解。
遇到矛盾不向外求,而是向内看是解决出发点问题的关键。我们需要理解自已的情绪从何而来,而不是一味的责怪他人。
在工作中,我们就是一个组织,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需要融入环境。不能一味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时间长了会被组织淘汰。
只有当我们能够正视自已的过去时,我们才能摆脱他的束缚,走向成长。
不要让情绪成为生活中的绊脚石。所以,我们要改变自己。那要如何改变呢?唯有成长才是改变自己的唯一途经。
成长很难,是痛苦的,但成长才能解决问题。因为问题的出现,本质上是认知和能力触及到了边界。职业的发展遇到天花板,是因为现有的认知,无法达到更高维度。
只有拿出勇气,突破自我,提高认知,才不被情绪所束缚。否则,你会变成情绪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