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的心理本质,如何写出感动人的故事

2020-09-23  本文已影响0人  灵感巢穴

情绪传染

最王道的办法就是情绪传染。同理心高的只是看见别人哭,哪怕不明原因,也会跟着眼眶发热。

放到故事中,就是通过角色哭,引发读者代入感情。

但如果不是特别的事,人其实也很难落泪,细微的感动都可以忍耐,作者要做的就是剪断读者忍耐的弦。

例如角色在哭之前,比较现实的反应是先笑一笑。这个或困惑或强忍或难过的笑之后的泪水,更打动人。

突如其来的放声大哭,有时反而出戏,让人冷眼相看。原因就是不真实感中断了读者的沉浸感。所有娱乐作品本质上都是一种现实逃避,沉浸感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将这份感情传染给读者呢,最简单的办法是引发共鸣。

提升共鸣感前,先定位自己的作品受众,再考虑什么最能触动相应的读者。例如有些作品的宣传语会写「写给曾被爱情所伤/热爱音乐/天性敏感的你,就是直接抛出定位,锁定容易产生共鸣的读者群体。

也有比较狡猾的办法,就是刺激人们共通的情绪。例如对毕业的伤感、对逝者的怀念、被他人欺凌的过往,或是儿时珍视如今却丢失了的情怀等等。就算故事本身情没煽到,读者也会因联想到自身的情况而动感情。

遭遇绝望的难题

人在面临无法解决的事时都会有想哭的冲动。这在孩子身上比较明显,成人因解决问题的方式变多,哭的欲望也就少了,但也还是会有「急哭」的情况,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

所以安排无能为力,使人绝望的难题,就会很容易让人感动。例如常用催泪手段「死人」,就是最无可挽回的难题。绝望感与丧失感叠加,大脑一无法处理乱如麻的感情,就会本能地想哭。

*在角色死前要先让读者对该角色有一定好感。

但杀死角色毕竟不是所有作品都能用的招数,与之相似的办法就是落差感,使人大起大落。

主人公本满怀希望,却因遇到问题跌入谷底,问题越难效果越好。

而在解决问题时,也可以运用人们最喜爱的3种方式来刺激感动。

1 靠热情解决

也就是遇到困难不逃避,方法也许很笨,但还是靠连续不断的热情与坚持,最终打动众人。

2 靠人际关系解决

人是群居动物,都受集体感吸引。

为此,人们在团结一致做成一件事时,总会体会到伴随激动而来的感动。赈灾类新闻中应该很容易体会到。

发生问题后大家一起解决,为了他人无私奉献的这种人类爱,会令绝大多数人动容。

3 靠智慧解决

智慧是人类为了生存下来入手的最强大的武器。

人们在面对困难,绞尽脑汁,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成功的那一刻,也会给人带来感动。这也是发明家和科学家的故事为什么会触动人的原因。

喜悦的泪水

喜悦的泪水也是因为人一时无法处理庞大的感情,本能的流泪反应。

也就是说哪怕是好事,只要让人们的大脑感到「不知道该怎么反应好了」,感情就会变得高昂,从而带来感动。

运用对比手法可以达到这一效果。例如本以为遇难了其实生还时的喜极而泣。反之刚发生好事,就迎来束手无策的坏事,也会让人有同样的混乱感。

一些刺激感动的常见手法

忍耐-发泄

不断忍耐后的发泄带来的催泪效果巨大。

自我牺牲

用自己的损失成就他人。或是拼命努力过后,发现一切都是徒劳的。

对比

好的时候与坏的时候。

幸运的人与不幸的人。

本人知道,大家不知道;大家都知道,只有本人不知道。

伪装

发生天大的事角色看起来也风平浪静。角色越伪装,读者越替角色哭。

落空感

没能完成的约定。

走偏的未来。

回不来的人。

回不去的从前。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