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这个方法,让学习效果从A罩杯到D罩杯

2018-05-21  本文已影响0人  赋风雪

鸡汤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吐槽的对象,但我们面对知识焦虑,当鸡汤再换一个形式时,我们还是会选择干了这碗新鸡汤。

读书好坏,会直接决定我们的认知,那这个时代,我们应该读什么?

读什么

以10000小时定律为例,你是如何知道一万小时定律的呢?

A埃里克森等人发表的论文《刻意练习在专业获得中的应用》;

B埃里克森的书《刻意练习》;

C马尔科姆的书《异类》;

D公众号或其他人告诉自己的一万小时定律。

你知道的一万小时定律是从哪个选项得知的呢?

上面的这四种方式分别对应的是1234手信息,一手信息是源头,来自研究论文、行业的学术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以及行业大牛的最新沟通和思考;二手知识含金量很高,是忠实转述,有清晰的论据和出处;三手知识是畅销书,可以被公众理解,易传播;四手知识是根据书本加入个人体验的公众号文章,朋友圈一刷都是。

知识都有它的源头,它像河流一样,在流淌的过程中会被加入一些杂质,渐渐地,浓度和质量都减少了。

知识是分层次的。每一个层次所对应的人群是不同的,如果我们有能力或者认知水平足够高,一定要紧随源头;如果我们自身认知还不能够达到理解源头的水平,去跟着站在知识源头的人也是不错的方法。比如我特别喜欢得到专栏作者万维钢,他就能够把前沿优质的图书解读成我们容易理解的知识。

学习不能停止,但我们学什么是可以自己做选择的。

如何学

即使是站在知识的源头,现有知识也学不完,怎么办?古典提供了一个特别棒的学习方法——功利读书法。很多人听到这个词会容易排斥,先接受,我们可以看看他的思想有没有可取之处?

a.极其功利的少读书

我们要想让读书的效率更高,就要满足三个前提,如果我们读了这个书(1)能够解决当下的问题;(2)我们学了之后有地方可以用到;(3)难度适中;这样学习最有效。

比如学英语,我们学了这么多年还是没有成功,但是当把你放在美国之后,就会发现成功的概率大大增加,时间大大缩短。

b.极其功利的配置资源

《如何阅读一本书》把阅读分成了三大类,娱乐型、知识型和心智提升型,最难的学习肯定是反人性的,也就是心智提升类。但我们不能永远只做最简单的事情,也不能永远只做最难的事情,可以按照我们的需求,在阅读中把这三类按比例分配阅读

c.不从第一页开始读

我们从小养成的习惯是从第一页开始读到最后一页,貌似这样才算读完一本书,对得起这本书,但当全书读完后,才发现已经忘记讲的是什么。

相对于这个学习方法,古典建议不要从第一页开始读书,因为我们在开始时已经知道要从这本书里获得什么,就可以先从那个章节开始阅读。娱乐性的可以自己随意来。

好的方法都是逆人性的

d.萃取知识晶体

我们任何一个好的建筑都需要一砖一瓦的建设,每一个高手,都会把自己吸取的知识储存为晶体,也就是一块砖的形式,随时用随时提取。

我自己目前也有这种问题,感觉学了好多东西,大脑却是豆腐脑,无法提取使用,这也反应了我在整理知识时,没有把它整合为一个晶体,萃取是化学的词,本质就是把豆腐脑变成大豆腐。

如何把知识变成知识晶体有四种方法:

1)树状,这个类似于书的目录,可以用首字母缩写的方式呈现,比如我们常见的smart原则,最近写作流行的套路ORID;方便记忆提取;

2)关联,比如我们典型的四分法,比如重要、紧急象限,比如swot分析;

3)序列,体现先后因果关系,比如工作流程图;

4)数据,体现数量差异关系,比如条形图、饼状图;

e.假装写本书

如果用写书思维去学习,需要从全局观去看问题,所以这能快速的提升某一板块的知识。

联机学习

先说个有趣的故事,有一个学五渣想申请美国大学一个大牛导师的研究生,但是学五渣平时不太努力,GPA不高,国内读的大学也不算太好,所以他开始尝试新的方式,他知道大牛导师出了新书,就去研究发现看不懂,所以他就做起了知识路由器,先请教系主任,再发邮件给大牛导师,大牛导师回邮件后他再请教系主任,在大牛导师和自己系主任之间不断的把双方的语言翻译成自己的话,再传播出去,最终申请研究生成功,这算是一种投机,但他使用了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联机学习,不知不觉就在这个领域里有了自己的深远洞见,在短期内实现了巨大的飞跃。

李小龙的成长也是一样,他教别人咏春拳,同时也吸取他人优秀的方法,最后创造了新的截拳道,他是用答案换答案进行联机学习。

在学习新的东西时,联机更优。

在今天一定要利用今天的便利,三种学习的思路:

1)自学:自己找答案;

2)联机学习:和同行交流,用答案换答案;

3)跨界联机学习:跨行学习交流,用答案换答案。

组合学习,受益多多。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古希腊文明的诞生,文艺复兴,他们本质上都是互联跨界学习,最终成为了大师辈出的年代。

借力使力才能够不费力,我们要和知识源头去联机学习建立自己身边的智囊团,让身边人的智慧为自己所用,当然你也肯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够给别人提供某一方面的洞见。

联机学习,提问至关重要,有问题就会有答案。做终身学习者,做终身提问者。

把知识变现成价值

输入输出是我们常说的口头禅,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输入之后一定要输出才能更好的消化吸收,输出对他人有帮助就把自己的知识变成了价值。

两个核心:

设计自己的IPO:输入问题+解决问题+输出产品;

设计自己的MVP:最小可交付产品。

最终能够孵化出产品才是学习的成果。

学什么,怎么学,结果如何是学习的完整流程,你准备好开始了吗?你有什么好的学习心得,欢迎留言分享给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