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混得好的人,为什么总是能抓住机会

2020-09-05  本文已影响0人  晨曦中的金色羽毛

小姑姑做的一手好菜,我很是喜欢。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却越来越不愿去小姑姑家串门了。

原因无它,无论聊什么,姑父总能在不知不觉中,把话题转移到“铁饭碗”这个点,并反复强调“铁饭碗”的好处。

这时,上一秒我还犹豫着,该吃哪个菜好,下一秒就琢磨着如何离开。

当年,姑父调动工作,有两个选择:A大型国企,离家近;B公务员,离家远。恋家的小姑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没想到几年后,这家国企效益越来越差,姑父下岗了。从此,家中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姑父后悔不已,常常感慨:如果当年选择了B,家里的经济状况,不知比现在强多少倍。

其实生活中,类似的故事层出不穷。很多人把如今过得不好的原因,归于错失良机,活在过去无法自拔。

但假如时光倒流,再来一次,大部分人还是会和机会失之交臂。你信吗?

01. 洞察机会比获得机会,要难很多

今年受疫情影响,人们在家中度过了最漫长的一个假期。

人们窝在家里讨论着,疫情对彼此生活的影响,心心念念早日复工,如同渴望冲出牢笼的鸟儿。

此时,一个在深圳做生意的小伙子,关注点却和别人不一样。

他叫周文(化名)。疫情期间,他从国外订购了一批口罩,结果被卡在海关迟迟过不来。

于是,决定从电子烟生意跨行,自己建厂生产口罩。

政府开了绿色通道,备齐生产、售卖口罩的资质证书时间很快。

办妥手续后,周文就开始着手准备无尘车间和口罩机,不过几天,就实现了生产转型。

一台口罩机每天生产口罩10万个到16万个不等,按每个至少纯赚一块来计算,保守估计一天能赚10万块。

算上原材料,两三天就回本,后面都是净赚。

当然,这期间周文也踩了不少坑。比如,不良供应商坐地起价,口罩机调配师被高薪挖走。

即便如此,依照供不应求的形势来看,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千万级的收入还是轻松实现。

惊不惊讶?

为啥同是经历疫情,别人翻了身,而我们只有眼看着他人闷声发大财的份?

因为,洞察机会,远比获得机会,要难的多。而那些翻身仗打的漂亮的人,在机会来临时,嗅觉异常敏感。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能够逆袭,而有的人永远眼红着,心里想的却是,他们不过是走了狗屎运而已。

有人说,这世界就是一拨人在昼夜不停地高速运转,另一拨人起床发现世界变了。

可是,机会从来不会停在原地等你。

一拨人认为这是个机会,而另一拨人或许觉得这是个灾难。前者奋力向前,生怕机会转瞬即逝,而后者退缩不前,生怕灾难安营扎寨。

在机会面前,往往谁的速度越快,就已经赢了一半。

02. 普通人被动等待机会,高手主动创造机会

鬼谷子有云:下等人等待机会,中等人发现机会,上等人创造机会。

90年代初,电脑在中国普及率并不高,马化腾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网络程序员。在那个车马信件都慢的时代,他却意识到人们对高效快速交流的需求。

于是,他主动抓住了互联网发展的“风口”,开发了QICQ,后来发展成了,人们需求度很高的聊天软件QQ。

马化腾也因此,成为了中国互联网领军人物。

马云说过:创业者永远不是等待机会,而是自己创造机会,然后发展壮大。

马云当年创造阿里巴巴的时候,国际上流行的叫法是电子商务。那时候中国既没有物流,也没有支付体系。

马云看到了这块“空白”,抓住机会,创造了支付宝,支付宝也成为了划时代的支付产品,被广泛应用至今。

网友桃桃,原本开了个小饭店,收入稳定。疫情爆发之后,无奈成了临时失业一族。

焦虑中,她察觉到:既然大家出门不便,不如试着给自家小区那些,不喜欢和懒得做饭的人送餐,兴许是个好机会。

刚开始,点餐的人并不多,可是靠着不错的手艺,加上干净卫生、价格低、速度快的优势,口碑慢慢好了起来。

后来,不光本小区,附近的几个小区的住户都在桃桃这下单订餐。桃桃也因此度过了疫情期间,难熬的几个月。

03. 思维壁垒,决定了未来你可以是谁

还有一些人,明明看到了机会,想去抓过,但因为遇到了种种困难被迫放弃,最终遗憾终生。

《穷爸爸富爸爸》中,穷爸爸总说:“我付不起。”富爸爸总说:“我怎么才能付得起?”

穷人总想着如何摆脱困境,而富人想的却是如何解决困境

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体系。前者是过程思维导向,而后者是结果思维导向。

拥有过程思维导向的人,容易被眼前的困难困住;而拥有结果思维导向的人,则是从结果倒推过程,然后拆分成若干目标,因而不轻易被困难打倒。

有个年长我许多的领导,虽然学历不高,但生活的特别滋润。

他人生的转折点,源于买房。那时地产行业刚刚兴起,夫妻俩的工资都不算高,但是买房立足于此的想法非常坚定。

东拼西凑加上手头的积蓄,连首付都不够。困境之下,周围人都劝他放弃,而他却用多张信用卡套现,解决了眼前之急。

谁知,没几年,房价飞涨,他立即出手,把拿到的钱又分期买了两套房。一套自住,一套出租。

就这样,当同龄人还在为一套房子的首付发愁时,他已拥有两套房产。

别人羡慕他运气好时,他总是笑着赞同,却很少提起:如此冒险的方法,被多少人否定和刚开始还款的艰难。

很认同这样一种说法:选择大于努力。

不是说努力不重要,而是两者相比,机会更加稀缺,也因此决定了一个人成长的速度和达到的高度。

那么该如何做,才能更大概率的选对呢?

1. 多走进不同的圈子,打破自身的思维壁垒,提升认知水平。

2. 向优秀的人靠近,多了解牛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逻辑,增大格局,刻意训练洞察事物的能力,多用结果思维导向思考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