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再遇《昆明的雨》

2023-11-10  本文已影响0人  一一真

      三年前,教学技能大赛的现场,我选择一篇八年级的美文《昆明的雨》作为参赛课题。那时,身为九年级的科任老师,挑选自己从未涉猎的篇目去参赛,实是因对散文爱之深。

      再教《昆明的雨》,将之与学本课堂相契合,授课环节如下:

一、雨字诗句提问导入。意在调动学生记忆和思维,带着对雨的感知走进文本,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汪曾祺笔下的雨会有怎样的美?

二、带问题读文章,从文中找到一个最能体现文章主旨或主要内容的字或词语。

此环节意在向学生讲明,这篇散文的写作对象是雨,特征是美,表达的情感是对昆明雨的喜爱和对昆明的想念。由这一篇到这一类的推介。

三、寻找雨中人、景、物和事。

文章题目是昆明的雨,但作者却写了很多与雨无关的人事物景,请学生来找一找,品一品它们有什么特点。

四、将人、事、物、景与雨关联起来。

因为有雨,——————————

五、品美,小组合作在文中找寻体现四美的语句,品读句中的词语。

过渡:通读全文,我们发现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其中,阅读提示说,这里有景物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滋味的美,请大家寻找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品读这些美。

此环节为本节课的重点,即带领学生品段、品句、品词。

六、出示文章写作背景

昆明的雨季很美,美在一草一木,这些景物虽小却别样有味,源于它们出现在作者生命中一段特殊的时光。

六、品味语言之淡而有味

出示王安忆对汪曾祺散文语言的评价。让学生从文中寻找体现他散文淡而有味的句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