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证感悟
【郑重声明:本文系振委会推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周末抽空考了个证。出考场时,自我感觉并不好,大概率过不了。试题知识点要么细,要么活,要么偏。那我后悔去报考考证么?问问内心的答案!答案是否定的。
少儿读书会,分享嘉宾解答“如何才能做到不怕考试?”,答案是“多考试”。以考促学,考试是检验知识点掌握的有效法宝。
这次的考试,就当是一个练兵。从最初的看不进书,到后面的静不下来看书,到后面硬着头皮看,再到静下心看会书,又到焦虑知识点太多畏难,再到“报都报了就考呗”的阿Q精神法。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而且总有一些杂事绕身旁,一段时间静心做一件事的时侯,的确不多。但不去试试,怎么会知道自己是有潜力和能力的呢?
一前同事,是位考证达人。一闲下来总爱去报些证考,尽管很多证都没派上用场。曾很好奇问她为何考证,她表示她享受通过考证获取不同行业不同职业认知的乐趣。反正技多不压身嘛!有些证说不准可以挂靠,有些证还可以给自己带来一些赚钱的机会。
无独有偶,我一校友也是个爱好考证的人。她的考证目标倒不是为了拿证,而是想通过考证拿证提升自己对不同领域和职业的认知及思维能力。按她的原话说:“我考证,不是为了加薪,而是可以和公司的其他职位上的同事有对等的谈话。”这位校友任职一家日资企业的总经理助理,平时需要和不同领域不同职务的同事、供应商、业务伙伴打交道,像法务、专业工程师等。在与这些专业人士的工作交流中,往往很容易被甩一句: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专业的人来。就算解释了,一来要花很长时间来科普,二来外行人也往往一时半会也理解不了。费时费力费劲。为此,考证促学也成了这校友获取新知的重要方式之一。
于是,她考了N个证,也拿到了N-1个证。按校友的逻辑,考证哪怕一次没过,两三次也拿到证了。有了证,说话也有了底气。至少如隔山的隔行业,底层逻辑思维知道了。
对于考证这事,正所谓是各取所需。去考证的人,有意气风发准备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有头发斑白的职场人士,还有怀有身孕的新手妈妈。当一场考试结束,中午饭后,候场第二场考试时,楼道边、走廊上,人头涌动,有塞上耳机听课的,有拿出密密麻麻的笔记本背上核心考点的,有拿着试题边抄边记的。当看到这一幕,有些触动,有些感动,原来在备考路上,学习和成长路上并不孤单。原来我们都一样。
考完试,脑海中对于孩子的学习和知识掌握方法有了思路。孩子考试考不好,那是因为知识点没掌握,多考考多练练,总会量变引起质变的。
此时,当正写着考证感悟,耳边传来孩子朗读语文单元知识要点的声音,从最初读得磕磕绊绊,如今已读了第三遍,已读得很顺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