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文self-improving 实用篇

通过自考营养师,我得到了什么?

2016-09-14  本文已影响2964人  胡阿柚

经常看到有大妈捧着一本“各种食物相生相克大全”的书认真研读;

或者听信电视上的所谓养生专家大吹特吹这种食物抗癌那种食物抗衰老,于是趋之若鹜;

还有的老人家总是被街边药店里穿着白大衣的导购忽悠着买了这样那样的保健品…

心塞啊心塞。


-1- 别轻信商家大肆宣传的保健品

其实在我考取营养师资格证之前,曾经在某连锁药店工作过一小段时间。当时我还没有任何医学背景,也没有什么培训经验,就被要求穿上白大衣向大众宣传某某牌的蛋白粉某某牌的营养品了。其中缘由,我不必多说。

但那些保健品,真的像广告上鼓吹的那么好吗?

当然不是。夸大其词而已。

成本也真的有那么高吗?

更不可能。通常在医院的药房,几块钱就买到了。商业营销而已。

据说在未来,所有的保健品都将会由营养师来进行售卖。然而,经受过合格培训的营养师应该都是不主张食用保健品的。当然有个别情况例外。比如孕妇补充的叶酸片等。

关于保健品,我一直想消除身边朋友们的一些误区。比如不要想着不吃蔬菜水果而干脆买维生素片,从不喝牛奶而想着直接买钙片等等。各种营养素的摄取应该首选天然食物,因为吸收率才最高,而且综合了各种营养素,而不想保健品那样只是单一种类,吸收率还低,功效不敢保证。次选营养强化食品,比如市面上的强化赖氨酸的面包,可以补充谷类中相对缺乏的赖氨酸,而赖氨酸又是人体八大必需氨基酸之一,避免人体出现营养不均衡的状况。

-2- 注重食物种类多样化,维持膳食平衡。

废话不多说,先来一张图。

这是前段时间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版)。

权威中的权威。

这张表清晰的告诉我们每天所需的各种食物的量是多少。比如五两到八两的粮谷类食物,最好搭配一些粗粮和薯类,这样可以给人体提供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比如在米饭中加入一些豆类,让豆类和谷类中的第一限制氨基酸进行互补,完美搭配。

比如每天需要进食的蔬果量在一斤到两斤。而每天进食的畜肉应该限制在一两左右。这样一比对,有没有觉得自己平时吃的肉太多,而吃的蔬菜水果太少了呢?

中国人总是有这样的想法:只有吃肉才有营养。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古代人们没肉吃,蔬果倒挺多,所以觉得吃肉才有营养。而且因为肉类含丰富的优质蛋白,又容易吸收,干活才有力气。而到现在恰好相反,人们个个大鱼大肉的,平时缺乏锻炼,得了“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人遍地都是,饮食结构还不应该改过来吗?

比如每天需摄入的蛋类应该在50g,也就是每天食用约一个鸡蛋就足够了。吃太多不仅吸收不了,蛋黄里的胆固醇还会加重一些高血脂人群的心血管负担,并无裨益。

吃全鸡蛋当然是最好的。因为全鸡蛋的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BV)非常高,能够最大程度的被人体吸收利用,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

如果非要我给出建议,那么有两个:第一,多吃新鲜鱼类。鱼肉纤维较短且纤细,容易吸收,而且富含EPA和DHA,能降低人体的胆固醇,增强记忆力,促进生长发育,是老少皆宜的营养食品;第二,每天喝一杯牛奶(200ml+)。人体内钙的含量会随着年龄增长慢慢流失,呈现倒U字型曲线。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雌激素的急剧下降会加速钙质流失,更容易骨质疏松。因此最好在年轻时就补充钙质,提高骨密度,这样才能高效预防年老时的钙缺乏。而对于老年人吸收能力弱,我的建议是每天饮用一杯以上的牛奶,在饮食上多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虾皮、海带等),或者同时服用钙片。

关于补钙,还有很多办法。这里暂不细述。

-3- 知道如何挑选安全的食物

中国的食品市场,人心惶惶。

买猪肉,怕注水的;买奶粉,怕三聚氰胺;买海鲜,怕重金属污染;买西瓜,怕膨大剂;买颗鸡蛋,也怕是人造的…

其实哪里是人造的假鸡蛋,只是变质的蛋罢了。

其实难免有一些大家以讹传讹的成分,但确实,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确有待加强。

商家为了利益,能做出很多事来。

所以我们要擦亮眼睛。尽量选择曝光度好的正规的大品牌。

而对于街边无营业执照的小商小贩,还是别去了罢。

至于一些烧烤档的食物,或者熏制食品,因其含有苯并芘,易致癌,少吃为好;

许多农村人喜欢吃的腌制食品,和不忍心倒掉的剩饭剩菜,因其含有亚硝酸盐,也最好少吃;

商场里打了特价的,或者散装的食物,最好也别买吧。因为那多数已经快过期了,质量得不到保障了;

买回来的蔬菜水果尽量都用盐水泡一泡,洗掉残留的农药;

买鸡蛋千万别挑“长斑”的,因为存放时间太长,都长出菌落了…

其实在我看来,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而如何吃得美味,同时吃得健康,这却是值得花费一生去细细钻研的问题。愿大家吃出营养,吃出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