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观园国学文化日更达人联盟

茶讲究的,我不讲究

2019-05-09  本文已影响17人  陳_旭_東
茶讲究的,我不讲究

出生茶乡,喝了五十多年的绿茶,而且应该是几乎没有一天中断,但是始终不懂茶。

小时候记忆里面的紫砂壶,几乎每天喝一点点二道茶的宠爱,连梦里也不曾再见,更少有回忆。

比如洗茶,自己泡茶,洗茶极少,而且还酷爱头道茶水的苦涩,有时候即使装腔作势的洗了一下,也是倒在另外的空杯,经常是直接喝掉的。

比如去沫,打鸡蛋的时候喜欢去沫,泡茶则时时忘记,往往是喝过了,才看看有没有沫,当然是如愿的没有,于是皆大欢喜。

比如兑水,从来不讲究什么三七、四六,咕隆咕隆倒满,都是一次性的,就这么来。当然知道分层添加的好,待客的话,如果话题不多,如果人也不多,倒是可以做到。可惜往往是客人客气,自己抢过去水瓶,自己动手了。

比如饮,大都是咕噜咕噜的喝,大口大口,大声大声。尤其是夏天,连妻儿也说跟谁抢茶似的,没有饮品。

更绝的是水,什么温度是从来不细分的。有时候来不及,隔夜的开水照样冲茶。如果是带着走路的话,晃荡晃荡茶也就开了。泡得极好的茶,再加上一晃荡,反而就过头了,不香,苦。不信可以试试。

有几把壶,当然可能是赝品,不多用,水容易洒,很麻烦。所以倒弄茶杯,换来换去,以酱菜用完以后洗出来的玻璃杯为主。现在流行的双层隔热杯也用,但不稀罕。喜欢烫烫的手感,会增加烫烫的口感,相得益彰。由此甚至练出来一手拿烫物的本事,比如直接在电饭煲里面取蒸物,也是个人绝活。

这几年茶的变化大了一些,以前喝的许多讲究做工、品牌的种类不见了,又恢复了自由的加工,据说是费那个功夫得不偿失。

以往难得的野茶,突然间多了。不再是夏茶,收树茶,都是春茶,这是意外之喜。听说几乎很难请到摘茶工,漫山遍野的摘茶美景,已多年不见。四处抛荒的茶树,据说只要愿意,随便动动手,就可以大批量地产出春季的野茶,以前是想都不用想的奢望。

喝了五十多年的茶,开始信「天道好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