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与智商 | 不要再用智商测试的结果来衡量自己是否聪明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是外观特征,不是智商高低,不是财富多少,而是认知能力的偏差,认知水平的高低。
1 、智商测量发展简史
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古人发明了九连环来作为益智玩具。到了宋代又出现了七巧板,又称为益智图。
在1947年中国出现了关于智慧测验的书籍,对智力测验的原理和实践进行了阐述。
清朝末期到建国之前,中国的智力测验和世界的智力测验几乎同步开始,建国之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将近几十年中国的心理学者停滞了对于智力测验的研究。直到1993年中国才开展有关智力测验的学术研究。
智力测验旨在衡量人们的抽象能力、学习能力和对新情况的适应能力的一套测验。
西方早期智力测验主要任务有三方面:智力的鉴别,智力测验的方法,智力测验的应用,早在1889年西方已经开始研究。最初的出发点是从帮助一些心理迟钝的异常儿童恢复。1905年发表了智力量表,标志着智力测试的正式开始。
最初的智力测验以感觉敏锐度为指标,设计了诸如判断线条长短、物体轻重、声音强弱的简单测验,来测量个体的智力。低智商者对于热、冷、痛鉴别能力较低,因此这种生理计量法在判定个体差异方面是有一定功效的。但将智力简单地看作是感官能力,显然是不科学的,在教育上也并无实用价值。19世纪后期,心理学家便开始尝试用综合的心理取向鉴别人类的智力。
1905年,比纳和助手西蒙发表了第一个心理取向的智力测验──比纳—西蒙量表,用语文、算术、常识等题目来测量判断、推理等高级心智活动。
此后随着研究深入,逐步开始采用智商的概念。智商是智力商数的意思。是根据一种智力测验出来的分数。再到后面,又出现了比率智商和更进一步优化的离差智商。这些测量标准只注意到量变而忽略了质变。
智商概念,即IQ(由Strem在1914年定义)=心理年龄/生理年龄X100。
假如一个八岁的孩子测得心理年龄是十岁,那么他的IQ=心理年龄10/生理年龄8X100=125。
但现在不再用这方法测量IQ,今天做智商测验时,被测者分数会被加起来,直接和同年龄组其他人进行比较,IQ值为100是平均值。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对上述传统智力理论提出挑战。他采用了认知心理学的思想,认为个体智力上的差异是由于其对刺激情境的信息处理方式不同导致的。
斯腾伯格主张,人类智力是相互连接的三边关系组合的智力统合体,各边可视为智力的三种成分,各边长度因人而异,从而形成智力的个别差异,三种智力成分为:
1)组合性智力:个体在问题情境中,运用知识分析资料,经思考、判断、推理达到问题解决的能力(传统的智力测验测量的只是组合性智力);
2)经验性智力:个体运用既有经验处理新问题时,统合不同观念而形成的顿悟或创造力;
3)实用性智力: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学得的知识经验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
本世纪60、70年代到目前,可以看作智力测验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作为智力测验理论来源的智力领域和测验领域,都涌现出了一批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特别是心理测量学与认知心理学相互结合的研究取向,日渐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和趋势。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帕金斯(不是帕金森)提出了一种认知发展理论。指出智力主要由三个维度构成。一是神经智力,指神经系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先天成分很高,但是通过不断的训练也能重塑;二是指经验智力,指个人积累的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这属于后天因素;三是反省智力,指解决问题和完成挑战智力任务的策略(计策、谋略)。
2、智商测量的局限性
首先智力测验存在文化偏差。智力这个概念本身就是西方式的, 它本身就存在文化偏差。东方人在应用测验方法和测试题的时候,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思维方式差异,使得测试结果有些偏差。智商测试题有绝大多数偏重于逻辑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属于认知能力的子集。
智商不等同于智力,目前的国际通行的智商测试方法通常是由语言、数字和图像等3部分内容组成。实际上智力的内涵远远超出这几项,智力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创造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智商测试只是心理咨询中一项科研或治疗的评定手段,并不能证明被测者是天才还是庸才。已经有多项心理学实验证明,智商和成功并非是强关联。
人类对于智力的概念仍属于迷糊,尚没有清晰定义(到现在人类还没有研究清楚,在意识层面和脑神经科学层面,仍在探索中)。而智商测量是精确的,以精确的理论去描述模糊的未知事物,本身就存在偏差,难免以偏概全。
因此,我们不要再用智商测试的结果来衡量自己是否聪明。
3、智力关键五元素
1)抽象能力(推理)
对事物和现象进行抽象,以及根据所知条件推理出后续可能的发展变化趋势。
抽象能力体现一个人发现事物规律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体现人的条理性、思维缜密性,以及理性。
这些能力都可以通过后天的练习得到提升。
2)问题解决能力(算法)
对一个特定环境下,有明确目标的问题,通过自身的认知以及技能,经过一系列思维活动,把问题解决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低取决于如下几点:已掌握的知识、心智技能水平、动机和情绪、思维定势、个性特点、问题的上下文环境。
3)学习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
许多人有这样的经历,看过一本书或者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到一些知识或者见解,在试图和其他人讲述的时候,发现自己并不能清晰明确的表达出知识点和观点。只有和对方说,你去看某本书或者某文章,上面说的很清楚。
如果你也遇到过这种情景,说明你看到的知识并没有真正获得,只是听过、看过,知道。知识留存率太低,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理解知识,解决方法是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4)记忆力(存储能力)
记忆力有多种不同的分类。从时间长短上区分,有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从意识类型可分为无意记忆、有意记忆,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换。
例如从记忆的内容分类:形象记忆型、抽象记忆型、情绪记忆型和动作记忆型。
①、形象记忆型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为主要的记忆类型,人类是视觉动物,所以图画或视频更容易让人理解且记忆。
②、抽象记忆型也称词语逻辑记忆型。它是以文字、概念、逻辑关系为主要对象的抽象化的记忆类型,如,“哲学”、“市场经济”、“自由主义”等词语文字,整段整篇的理论性文章,一些学科的定义、公式等。这种记忆难度较大。
③、情绪记忆型,情绪、情感是指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这种体验是深刻的、自发的、情不自禁的。所以记忆的内容可以深刻的牢固的保持在大脑中,在适当的场景或环境下就能触发,俗称触景生情。
演员们需要经常练习情绪记忆(大喜大悲),这样在剧情需要的时候就可以生动地表演。
④、动作记忆型动作记忆是以各种动作、姿势、习惯和技能为主的记忆。动作记忆是培养各种技能的基础。
如果要做个比喻,相当于计算机系统或者手机的容量,短期记忆类似于内存(短期存储),长期记忆类似于硬盘(长期存储)。
短期存储关机就没了,就像人睡一觉就忘了一样。长期存储则通过改变神经元突触之间的联系,变成长期存在的记忆。
人的记忆力好坏有很大差距,记忆力减退的原因一般和如下几个因素有关:不良情绪、失眠、年龄、疲劳。
关于记忆的“遗忘”,有研究表明,这是自然选择的进化结果,记忆的内容如果不被大脑找出来,大脑会认为这一段记忆属于无关紧要,以至于逐渐遗忘。
5)环境适应能力(兼容性)
一个人能否尽快地适应新环境,能否处理好复杂、重大或危急的特殊情况,与他(她)的心理适应性高低有很直接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指社交能力(情商)、应对压力的能力(如何应对逆境)。
同时适应能力是反馈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高低的间接表现,是人这个个体融入环境、社会,接纳环境、社会能力的表现。
是人的心理面对环境变化的差异适应能力,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新的能力。
4、什么是认知能力
认知是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对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视觉,是人类生理上的信息输入,而认知则是大脑对输入进行加工后的高级处理。研究认知的科学被称为认知科学。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是外观特征,不是智商高低,不是财富多少,而是认知能力的偏差。
从前判定一个人的智力程度以智商来衡量,但智商测量方法多种多样,存在每次测试的不一致性,而且并不能涵盖人类的各项行为能力测量。
在如今的科学界,随着人工智能和脑科学、神经科学的发展,重心逐步从智商测量转移到认知领域。
1) 认知决定智慧
中国的手机厂商们喜欢在发布会上谈手机的硬件配置,CPU有多快,内存有多大,但唯独很少提到手机操作系统的改进(毕竟中国厂家们都是用安卓系统)。操作系统是手机处理信息能力的软件基础,是手机的总管家,操作系统和硬件结合在一起,就决定了手机的性能。
在操作系统上运行的各种软件,用来实现各种特定的需求或者解决特定问题。软件的好坏和分工决定了手机的功能。 评价手机的好坏,如果只谈性能,就好比谈人类的聪明只谈智商一样。必须要把性能和功能结合起来评估。
智商只是评估人的认知能力中的一个指标,认知能力高的人智商一定也高,但智商高的人不一定认知能力高。
好消息是认知能力可以有针对性的提高,方法是首先找到构成认知能力的因素中自身的短板,然后再逐步提高。
2)环境对认知的影响
环境为什么会影响认知,这里说的环境是指人的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社交环境。
家庭环境决定了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到走入社会前的认知能力,家庭环境包括居住环境、学校师资、经济条件,父母教育。有经济实力就能买学区房能上好学校,好的学校能把学生们区分开来,避免和家庭经济能力差的孩子们在一起上学互相影响,父母的教育也很重要。
中国古代有个孟母三迁,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学区房的记载了吧。
学习环境,包括学校的教育环境、工作后的自我学习环境。顶尖的大学有最好的教育资源,还有极佳的人脉。美国的常青藤大学大部分都是私立非盈利学校,这些学校的宗旨主要是为精英阶级提供教育。
工作环境,指一个人对于工作的选择,是连续性还是毫无相关的无连续性。从大学毕业后是进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区别就很大。大公司的管理规范性可以让一个人从白纸开始就能够拥有足够的视野。
社交环境,你交的朋友就决定了你的圈子。如果想跻身于更高的圈子,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实力,门当户对在任何时代都有通用性,大家在一个水平线,才能真正的平等对待。社交圈会直接影响一个人。
以前看一个人的层次,看TA交的朋友就能看出来,现在看一个人更为容易些,看TA的朋友圈就能看出来。
3)认知与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是社会学范畴里的一个概念。源自于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不平等。
社会分层是指由于社会成员、群体因资源分配导致的差异、层次。阶级分层是最典型的社会分层结构,例如无产阶级、中产阶级、精英阶级等。
所有的社会阶层都受限于当前阶层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体现在下层难以理解上层。
普通的公司职员无法理解公司CEO的一些决策结果,大部分人无法理解财富榜上的富人做慈善事业,也无法理解中央政府作出的很多规划。
比如现在提出的“一带一路”,许多人还认为这是中国在对外炫耀,试图找回天朝泱泱大国万国来朝的感觉。但另外一些人看到的则是商机,转身投入到外贸行业,这叫顺势而为。
有些人看新闻联播,只看到中国欣欣向荣,却没注意到一些政策方向导向和潜在的讯号。
人们的认知限制源自于教育、环境。
说说无产阶级、中产阶级和精英阶级对于接受教育的区别,以大学为例。
这里说的精英阶级,是指大财团、大家族,占据社会80%以上财富并且占据人口总数的2%的人群。
无产阶级是社会的底层,靠着国家和政府的福利和劳动机会,接受的教育是获得生计的本领,能够保证基础教育完成后在社会分工里获得一个能够生存的工作机会。
中产阶级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接受的教育是如何把事情做好,更多的偏向于术,技能,中产阶级混的最好,也不过是职业经理人,大公司的总裁、副总裁级。
对于精英阶层来说,生存不是问题,也不需要去奋斗为别人打工,精英们人生目标是接受并且打理好家族产业。所以精英们也不需要去学习具体的术,而是学习道。说具体一些,是学习如何决策。
无产阶级构成了社会的基础,中产阶级指挥着无产阶级,为精英阶级服务,就是现代社会的真实写照。
理想的社会分层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或菱形模式,而发展中国家大都是底层基础居多的金字塔形。
在中国,目前社会分层还没有完全形成,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出现。
5、小结
智商测试结果高,能说明你的大脑硬件性能高。我们都知道一台计算机要发挥出最大的效率,需要有非常好的一套操作系统和软件,也就是我们说的“认知能力”。
智商再高,但没有足够的认知能力,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能取得多少成就,这很难说。反过来,如果一个智商一般的人,但是有足够认知能力,有很大的可能会比前者取得的成就要高很多。
认知能力的重要性比智商要更高,毕竟人人不可能都是高智商,毕竟高智商和高颜值都属于先天基础。一个人出生的时候,基本上就决定了。但“认知能力”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不断练习得到提升,这算得上是一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