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写作秘籍(9)》
很多喜欢写作的人,写到一定的时候就要问:写作要写什么?
看了李娟的书 你就知道答案。其实如实地书写生活,就够了,甚至不需要太多技巧,不需要太多方法,只需要满腔的热血和想要倾诉的欲望就好了。最好的文字,或许就是这种浑然天成不加雕琢的作品。
以下分享读书笔记:
01
痴迷、渴望、执念、痴念都是我们内心的反馈,要成为作家,还承担着一份责任,就是作家的使命。
如果说你写作仅仅是为了变现而想成为作家,那你很难成为一个名家。当然,这一点只是我的思考,并不绝对。
我认为只有一个人他认为作家是一种责任的时候,他才能够写出好的作品来。有这份责任在,你考虑的就不会是我写的这篇稿子怎么样,能变现多少,而是你的文字对他人的影响力是什么,对世界的影响力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写出这样的稿子?
你会去想、去思考,如何把一部作品写得更深刻,更有意义,更有高度。这个时候,你写出来的作品质量会比之前的作品质量更高。
当然,在一开始写作的时候,如果我们背负太大的心理压力的话,可能造成难以下笔,写不好的情况。
在你真正的进入到一种非常自如的创作状态,不再为我要写什么而烦恼,可以任意地去创作作品时,就要带上这种责任,这种使命感,它会促使你写出更多,更优质,更深刻,更有影响力的作品。
02
从痴迷到使命感,你一点一滴走过来的时候,你作家的自律也就不知不觉间融入到了你的生活,成了你日常的习惯。
回过头来,再品味村上春树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里写的这句,“当自律变成一种本能的习惯,你就会享受到它的快乐。”时,你就会释然,你会淡淡一笑,原来,成为自律的终身写作者就这么简单。
03
经典都是记录的那个时代,我们要想让自己的作品能被传颂,首先要学会的就是赋予作品时代背景。
比如,《白鹿原》陈忠实,就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的故事。
表现出了,那个地域老百姓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的变迁。
作品有了时代性之后,就有了社会意义。我们可以根据作家的作品了解以前人民的生活,了解历史,了解那些我们不曾经历过的年代。
故事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会有着不同的走向。比如民国的风流才子,在那个特定的时代下,可以说是突破封建礼教,但是放到当下就不合时宜。
时代背景是区别名家和普通作家的分水岭,有了背景定位之后,作品的人物设置、场景设定等都将要与时代背景相呼应。
新冠疫情蔓延,未来我们也可以以此作为时代背景,来书写我们这个时代的故事。
04
孔乙己作为清朝科举制度下的牺牲者,穿着长衫就是合时宜的。鲁迅先生笔下还有祥林嫂、闰土这些人物形象,都是非常深入人心。
鲁迅先生对他们刻画是通过故事情节而变化的,也就是说人物是随着故事的发展而产生变化的,并不是从上场到下线一成不变。
少年闰土与少年的“我”相互结交,而中年之后再见时,就与“我”产生了阶级的隔阂。
人物一定是是会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动态变化。比如我写《余温》时,主人公王子的性格就是随着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改变的。
王子出场时是一副冷漠的扑克脸,后期虽然生活的变化,逐渐对生活有了希望人也变得温和了,根据人物的成长,主人公的性格,三观都可能产生很大的变化。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尝试去分析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变化的原因。学习这种方法,用到自己的作品之中。
05
写作是一种语言艺术,时代、人物最终都要通过文字展现给读者,让读者通过作者笔下的文字产生共鸣。
有人喜欢王小波、有人会喜欢余华,还有有人喜欢无戒。之所以读者会钟爱某位作家,或者某几位作家,再或是某个时期喜欢某位作家。
就是因为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在长期的写作过程中,他们都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文风。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与余华的《活着》,时代背景同样是文化大革命。那么,有人就偏爱王小波的幽默而深刻;有人就喜欢余华的简洁。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习这些大作家的写作风格,同时要去琢磨自己的写作风格,不断创新和探索,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行文风格以及叙述风格。这样你才算是真正意义上学会了写作。
06
英国作家蕾秋·乔伊斯《一个人的朝圣》,可以被当做绝美环境描写的范本。当你不会写场景时,这本书能帮你开拓思路。
这部小说故事情节很简单,就是一位退休老人为探望病危友人而独自踏上漫长的旅程。
“小朵的云在地上投下影子,走的飞快。远山的光影一片雾蒙蒙不是因为薄暮,而是因为山前蔓延的大片空地,他思量这现在的情景。”
《一个人的朝圣》中这样的描写随处可见。这种由天到地的,由远及近的描写方式。当你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要学会刻意去看她是如何描写环境的,在平时的写作中,可以通过用作者使用的方法来描写环境和场景。长久地练习,可以帮助你们解决不会描写环境的问题。
也可以通过阅读名家的游记,散文,来感受作家是如何准确叙述所见所闻的。这一切我们都可以通过阅读来学习,同时把这些方法应用到作品之中,提高写作能力。
07
重复、持续、坚持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当你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你就会有质的飞跃。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他在早期的时候,是一个文笔拙劣的作家,他的句子粗糙,用词生硬风格也不讨喜,但他的作品依然取得了成功。他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写,疯狂地写。
不管最后作品写出来有多粗糙,多糟糕,都要会把故事写完。
只有在写作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磨练出自己的文笔。
08
现在是新媒体时代,网络平台的信息每一秒都在更迭。只有被看到,才能留住读者,积累粉丝,形成影响力。
想要从网络平台中脱颖而出,除了优质内容,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每日的信息更新。
这样才能让庞大的网络用户看到你,如果你不能做到日更,即便你的文章很优秀,也只能被海量信息所淹没。
很多人在一开始写作的时候,很难把一件事写清楚。通过日更的练习,写一年的时间,你就会发现,不管你写什么都能精准地表达出来。
比如说,有一个投稿的机会,要你去写一个故事。没有日更写作的同学,他可能苦思冥想半天也写不出来。日更写作的同学可能30分钟就完稿了。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区别,就是因为日更的同学有叙述的能力,他有故事的积累,所以他能很快地构思出一篇文章,并快速地写出来。
保持日更写作,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就能够精准地抓住它,而不至于看着机会从眼前流失怨天尤人。
写在最后
持续学习,慢慢领悟, 不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