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家校协作与学习成长的思索及践行

2024-11-29  本文已影响0人  爱于心敏于行

家校协作与学习成长的思索及践行

张爱敏

2024年11月29日,杏坛网研社家校协作项目组再一次相约云端,聆听杨诗云老师《如何引导初中生阅读》的专题汇报。杨老师的分享正确、独到、清晰、深刻,犹如一盏熠熠生辉的明灯,为我们照亮了在家校协作中引导阅读的前行之路。杨老师以敏锐的问题洞察力,精准捕捉到多数家庭在亲子阅读方面的切实需求。尤其是在新乡市二十二中,积极倡导家长陪伴孩子阅读,意义非凡。她通过深入浅出地阐释阅读的重要性,详细普及有效的阅读方法,并结合生动具体的事例展示成果,让家长们清晰地知晓如何参与孩子的阅读教育,成功实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阅读领域的无缝衔接。这使我深刻认识到家校协作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唯有双方齐心协力,才能为孩子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助力其全面发展。

项目组导师杨金俭主任在充分肯定杨老师汇报的同时,再一次高屋建瓴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专题坚持了问题导向,让家长有法可依,有理可查,有规律可循。二是推荐书目要中西结合,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是讲座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做好落地。

杨主任还以我在安徽歙县学习参观陶行知纪念馆为例,强调学习研究的重要意义,建议我去研究杜威的教育哲学,研究陶老为什么被称为“人民教育家”,关注育才学校的办学理念,还有杨瑞清老师的具体践行。总是在不经意之间被导师看见,被导师鼓励,深感幸福。

酒店房间的灯光很昏暗,但内心之光却熠熠生辉,亲爱的同伴们又一次赋能于我,让我坚定了脚下的路。回眸杨主任提及《中庸》中的博、习、知、行、让,更让我受益匪浅。

如“博学”,要求我们不仅要研读有字之书,广泛涉猎中西马等各类知识,还要品读无字之书,从生活实践中汲取智慧。这让我明白,教育知识的获取不应只局限于书本,生活处处皆学问,只有不断拓展视野,才能为更出色地开展家庭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如“习”,着重强调了温习与复习的重要性,通过及时回顾所学知识,使其形成体系,进而使研究成果得以彰显。这提醒着我,学习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积累、反复巩固的过程,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将零散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

如“知”,促使我们不断反思自己是否真正领会所学内容。就像研读《论语》,要深入探究其精髓,不可停留于表面。对于家庭教育的研究亦是如此,只有不断追问自己是否真的明白了,才能不断深化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从而为实践提供更有力的指引。

还有“行”,突出了实践的关键地位。知晓理论是一回事,将其付诸行动则是另一回事。明白了读书和家校协作的益处,就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去真正落实这些理念,否则一切都只是空谈。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也才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完善我们的教育方法。

最后是“让”,教导我们要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在学习和教育的道路上,我们要时刻铭记“谦卦”所蕴含的哲理,心怀感恩,学习他人的长处,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和品德。骄傲只会让我们停滞不前,而谦逊则能让我们敞开胸怀,接纳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实现自身的不断成长。

那么,作为家校协作项目组的一员,我们该采取哪些家校协作的举措呢?

1.借鉴杨老师经验并拓展

学习杨诗云老师在引导阅读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所在学校及学生家庭的实际状况,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亲子阅读推广规划。

例如,在小学阶段,可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精心挑选适宜的绘本、童话故事等作为指导书目,并设计富有趣味的阅读活动,如亲子绘本制作、故事角色扮演等,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再如,在初中阶段,可依据课标,结合整本书阅读课题,在所在学校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推广实施,由一篇到一本再链接一个作者,一个系列,一个时代。

2.考虑差异制定方案

充分考虑不同学校层次和地域差异,对于乡村学校,要更加注重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挖掘乡村特色资源融入阅读活动中。比如利用乡村的自然风光、农耕文化等元素,编写具有乡土气息的阅读材料,开展户外阅读体验活动等,降低亲子阅读开展的难度,让阅读在乡村也能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如景荣初级中学,可以挖掘长垣君子之乡的历史文化,人文底蕴,进行特色阅读,筑牢景荣精神,点燃景荣学子。

3.加强沟通与协作

主动强化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定期组织家长会、家长讲座等活动,除了介绍阅读指导方法外,还要倾听家长的需求和困惑,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与学校其他老师紧密协作,形成家校共育的强大合力,共同推动亲子阅读以及其他家庭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最后,谈谈今后的学习与研究的规划。

1.博学广读

严格要求自己践行“博学”理念,制定详尽的阅读计划,每月安排一定时间研读中西马等各类经典著作,同时关注生活中的教育现象,将其视为无字之书进行学习研究。例如,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亲子互动模式,分析其中蕴含的教育问题,并尝试从所学知识中探寻解决方案。

2.注重温习与反思

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对当天所学知识进行温习,每周进行一次小结,每月开展一次大总结,将所学知识加以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学内容,如对新阅读的教育理论,尝试用自己的话语进行阐述,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此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

3.积极行动落实

将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积极转化为实际行动,在自己的家庭教育实践或与家长协作过程中,大胆尝试全新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比如,将“行”的理念融入亲子阅读活动中,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并监督执行,定期开展阅读分享会,让孩子在实践中养成阅读习惯,同时也检验理论的有效性。

4.保持谦卑心态

时刻提醒自己要秉持“让”的态度,在与同事、家长交流过程中,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骄傲自满。当遇到不同情况或批评时,认真反思自身的不足,将其视为提升自己的宝贵契机,不断学习他人的长处,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和个人素养。

同时,在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强化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践行。

1.生活即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细微事物,将其转化为教育的契机。比如,带孩子去菜市场买菜,让他们通过算账、比较价格等方式学习数学知识;观察蔬菜的生长形态、颜色等,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与摊主交流,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鼓励家长在家中营造生活教育的氛围,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如做饭时让孩子帮忙洗菜、淘米,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能够学会生活技能,还能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培养责任感。

2.社会即学校

组织孩子参与社区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文化节等。在志愿者服务中,孩子可以帮助整理图书、照顾孤寡老人等,了解社会不同群体的需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品质。在社区文化节上,孩子可以参与表演、展示作品等,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鼓励家长利用假期带孩子旅行,让孩子亲身感受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社会风貌,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将社会当作一个大课堂,让孩子在其中学习和成长。

3.教学做合一

在家庭教育中,当教导孩子某项技能或知识时,家长要亲自示范操作过程。比如教孩子骑自行车,家长先骑一圈展示正确的姿势和动作,然后让孩子尝试,在孩子尝试过程中,给予及时的指导和纠正。

布置一些实践任务给孩子,让他们在做的过程中学习。例如,让孩子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书架,在制作过程中,孩子需要测量、切割木材、组装等,通过这些实际操作,孩子不仅能掌握木工技能,还能学习到数学、物理等相关知识。同时,家长要在旁边观察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交流活动以及对学习与成长的深入思索,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在家校协作和个人教育素养提升方面的方向和路径。我将努力践行上述计划,不断学习、实践、反思,为家庭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期望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不断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