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效沟通的三个重要因素
2022-02-13 本文已影响0人
超级奶爸育儿课堂
『沟通』是社会这张“大网”能够运作起来的必要组成——如果把每个人当做网的结点,那『沟通』就是连接点与点的“线”。
你会发现,生活中许多的成败得失、快乐或烦恼,都与『沟通』有关。比如今天你与同事沟通很顺畅,互相交流了工作上的想法,从而完成了任务,让你很开心;又比如昨天你与家人因为沟通不畅,导致事情没有完成,让你心情失落……
我们重视『沟通』,但常常出现“沟而不通”的状态:许多人只会“沟”——夸夸其谈、口若悬河地讲很多话却没有重点,听的人就听不懂或者误会了意思;或者各说各的,没有顾及对方的感受……这样就会出现“不通”的情况。“沟而不通”的状态就是『低效沟通』。
我相信很多人会觉得自己“嘴笨”(包括我以前也这样认为自己的),但事实上,没有人天生就是很会与人沟通的。那可都得『练习』啊,就跟炒菜做饭、修车修电器一样的!那么,有没有可行的练习方法可以实现『高效沟通』“一沟则通”的效果呢?
樊登老师的《可复制的沟通力》是一本关于提升个人沟通能力、实现『高效沟通』的好书,我也因此受益匪浅。
书中讲到美国语言学家「艾博特·梅拉比安」曾经提出过的沟通力公式,很有指导价值:
沟通的总效果=7%文字语言+38%声调+55%肢体语言
这是实现高效沟通的三大因素。起初我挺吃惊的,因为我总觉得文字语言是占很大比例的(当然,它很重要),现在才知道原来说话时的『声调』、『肢体语言』也是非常重要!
其中,好的沟通『文字语言』是需要重点训练的,它是我们可以通过主动学习来进行改进的。什么场景下该说什么样的话,其实也是可以通过练习来灵活运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