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情感

愿你成为那个可以接住自己的人

2019-07-05  本文已影响0人  伊文的小天地

人之所以被称为高级动物,其中一点就是人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复杂的抽象思维、语言、自我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也因为人类的这些优势,人们有时会陷入思想的漩涡,无法走出来,甚至有时走上极端的道路。

人其实是个复杂的高级动物,有时候像失恋、失业等这样的小事会心情低落很久,但是有时在遇到亲人离世或其他重大事故之后,却像彻底变了一个人一样。

是什么原因让人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有本书上是这么解释这种成长的,叫做复原力

那么复原力是什么?是每个人都有的?有什么特点?如何培养呢?

在美国作家谢丽尔·桑德伯格和亚当·格兰特共同编写的《另一种选择》中,它是这么说的。

《另一种选择》是作者谢丽尔·桑德伯格以爱的记忆,献给自己已故丈夫戴维·布鲁斯·高德伯的,也是谢丽尔用自己切身经历告诉我们复原力具体内容。

谢丽尔·桑德伯格商业领袖、慈善家、Facebook(脸书)首席运营官,著有畅销书《向前一步》(Lean In),并创立了旨在鼓励全球女性勇敢实现自己抱负的“LeanIn.Org”女性社区。她曾在谷歌公司担任在线销售部门副总裁,也曾就任美国政府财政部办公厅主任。目前,她和两个孩子生活在美国加州。

亚当·格兰特知名心理学家、沃顿商学院最受好评的明星教授,著有畅销书《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Give and Take)、《离经叛道》(Originals)。他是研究内在驱动力和人生意义的顶级专家。亚当曾获得美国心理协会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颁发的成就奖。同时,他也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目前,他与妻子和三个孩子居住在美国费城。

在《另一种选择》这本书中,两位作者告诉我们,复原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能力,只是每个人的复原力并不是固定的。

复原力是人们面对悲痛的反应速度和强度。

书中还给了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

复原力并不是指脊柱本身,而是要加强脊柱周围肌肉的力量。

当我们用不同的状态和态度面对悲痛时,复原力的种子就已经被播种下去了。只是为什么面对悲痛之后,每个人的状态都不同呢?

那就要说到阻碍复原力形成的三要素了。

阻碍复原力的三要素及改善方法

个人化:认为坏事的发生都是自己的错;

普遍性:认为消极事件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持久性:认为事件的残余效应将会永远存在。

前段时间新华社的一篇名叫《女性的“美丽自由”,需要法律保护,更需要道德撑腰》的推文受到广大民众的一致好评,而推文的起因就是因为一位穿着漂亮的女生,晚上在路上行走的时候,突然被一男子暴揍。

除此之外因为长得漂亮或穿着漂亮受到猥亵、伤害、杀害等情况的女生不计其数,虽然那些做出这些行为的人受到相应的处罚,但是被害者们却消除不掉内心的阴郁,有的甚至陷入思想的死胡同,最后演变成抑郁症。

会产生这种消极变化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被害的女生们认为,这些坏事的发生都是自己的错。是因为自己穿着不对、因为自己没有多注意周围的环境等等。

要想改变这样的状况,需要女孩子最信任或者寻找心理医生,开导受害者,帮助她们回忆自己身边发生的快乐的事情、美好的事情,不要把这件心痛的事情当做自己生活的全部,而忽略了生活中大部分的美好。

产生消极变化的原因之二是认为事件的影响会面会很广,持续时间会很长。

这是因为人们通常会无限地放大自己所受的痛苦,认为自己的痛苦会永远伴随着我们。但实际上是,我们大脑会有自动免疫系统,在人们承受痛苦时,大脑就会启动自动防御系统。

真正让我们深陷其中的是不愿意走出封闭空间的自己。

在《另一种选择》这本书中,两位作者也给我们提供了三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一个是认知行为疗法,一个是分享,还有一个是学会自我同情。

认知行为疗法是写下自己认为导致自己痛苦的事情,然后证明这么想是错的。

这个方法我在自己钻入自责思维的牛角尖时会用。我会打开文档,一个个的罗列出让我自责的原因,然后把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写在每一条的下面。

如果确实是因为我导致的失误,我会加粗,提醒自己不要再犯;如果不是我的原因,我会删掉这些问题和原因,最后发现,其实自己的那个错误对于整件事情是无关紧要的,只是自己过于看重,导致深陷自责中不可自拔。

分享一天当中的三个时刻:最好的时刻,最坏的时刻,最值得感恩的时刻。

《论语》中有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如果是跟家人一起,我们可以跟家人分享自己这一天最开心、最不开心以及最值得感恩的时刻;如果是自己一个人,可以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当你跟别人或者写下来的时候,你会发现,每天值得自己记住的美好时刻原来是那么多,而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第三个方法是自我同情。就是把对家人、朋友的那份善意、理解也给自己一份。不要忘记自己也是那个应该被给予理解、呵护的人。

遇到悲伤的事情或遭遇,我们也要带着关心和理解去处理自己的错误,而不是一味的自责和羞愧。

用理解别人的心情理解自己,勇敢地承认自己不是超人,自己也是第一次为人,没有办法做到对所有事情都处理得面面俱到。

就像《另一种选择》中说的那样:

问题不在于悲剧及挫折何时发生,它们总会发生,我们也必须直面应对。

当我们学会运用这些方式之后,会发现,生活不再是我们之前看到的灰色,而是五彩斑斓的。

复原力的培养


作者谢丽尔在失去丈夫之后到形成自己的复原力过程中,受到了另一位作者亚当很多的帮助,也接触到了很多其他创伤的人或群体。

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两位作者发现,复原力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就像我们的学习一样,需要活到老,学到老。

所以复原力的培养也应该从小就开始,而孩子的复原力越强以后面对生活创伤的恢复能力就越强。

孩子培养复原力培养从四个核心理念开始:

1.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具有一些掌控力。

让孩子明白自己现在所处的环境是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的,他们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小时候妈妈经常对我们说要好好学习,不要像她和爸爸一样,需要依靠体力挣钱……那会不懂,觉得依靠体力挣钱也没怎么样啊,不过虽然自己不懂,但是妈妈会在我后面一直追赶着让我学习。

终于,多年过去,已经在工作的我明白了妈妈的苦心,虽然没有多大的成就,但是至少可以做到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被动的被人选择。

2.他们能够从失败中学习。

这种能力,除了天生的能力之外,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当小孩子遇到小小的挫折时,不应该一味的职责,更不能像之前中国传统“你看别人家孩子”的对比式教育。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对孩子们的发展起着非常大的影响。面对孩子的失败,父母应该把这种看成是学习的机会,而不是孩子难堪的事情,羞于启齿。

3.作为人类,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很重要。

父母应该时刻向孩子们表达自己对孩子们的爱;空出时间,听听孩子们的想法。也许在大人们看来孩子的想法很幼稚,但是大人的聆听却让孩子们感觉到自己被重视。

4.他们具有可依赖型、可分享的真正的优势。

给孩子参与谈话的机会,鼓励孩子们彼此之间互相帮助;让他们学会倾听他人观点,反思他们的行为,有助于孩子学习共情。

创伤后的成长会以五种形式存在:发现个人的力量学会感恩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找到更多的人生意义,以及发现新生活的可能性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与其坐等快乐来找我们,我们不如主动去做些能带来快乐的小事情。

《另一种选择》告诉我们,人生从来都不完美,但是每个人都有B选择。不要担心走不出去,要坚信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那个接住坠落自己的那个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