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齊物論|和之於天倪,寓諸無竟:好好說話,好好聆聽

2019-11-04  本文已影响0人  企业炼金师

我们经常习惯性地限于争论之中,无论是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还是虚拟的互联网世界里。其中一些属于起哄性质,有一些却是非常认真的争吵,结果可能两败俱伤。

庄子《齐物论》中的一段,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条途径。姑且断章取义之:

“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闇,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                                          “何谓和之以天倪?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

这是瞿鹊子问道长梧子时,长梧子作答的一个部分。依我的理解,概括如下:

(壹) 辩胜了又如何?

与人争辩,需要明白一个道理:辨胜了不代表是,辩不过不代表非;也不代表或是或非;更不是誰都是或誰都非(俱是俱非)。

(貳)不要指望誰來主持公道

如果你我不能相知,別人也會雲裡霧裡,有誰能替咱們撥亂反正?贊同你或贊同我,反對你或反對我,或者都贊同我倆,或者都反對我倆,只要他們有立場,怎麼能主持公道呢?如果我倆、主持公道的人都不能相知,還有誰可以主持公道?

(弎)化聲相待

聽到、容納不同的聲音。因为没有一个绝对的真理啊;如果要超越“相对”,就要得道才行。“和之以天倪”,不然分析来分析去,无穷无尽,无止无休。

(肆)和之以天倪:回到事實層面

何謂天倪?「是不是,然不然」。是這樣就是這樣,不是這樣就不是這樣,自然就不用爭辯。

(伍)寓諸無竟:去知,聽於無聲

所有的問題出在「我已經知道了」,所以「忘年忘義」是要放下經驗知識,帶著好奇聆聽,聽到沒有發出的聲音,「於無聲處聽驚雷」;也把對話的場域交給無聲,「於無涓處見瀑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