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赤脚走过的路
这篇和《那些年,我们数过的星星》是姊妹篇。还是那座山,那些人,任务仍然是学习考试。
每次吃过晚饭,我们都会出去散步。
一行十几个人,边走边聊,兴之所至,无所不谈。
那条山间小路,行人稀少的缘故,路两边的植被很茂密。我对植物一向没什么辩识,那段时间,被科普了不少。路边的花花草草,因为我们的陪伴,姿态似乎也摇曳了许多。
落日的余晖,慈祥的笼罩着四周,我们的欢声笑语,洒满那条小路。有几架飞机准时经过,蓝蓝的天空,留下它们长长的痕迹。
一群年龄相仿,思维活跃的人,话题自然不缺,不仅不缺,还会不断的花样翻新。
赤脚走路,是我们推出的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
不记得是谁的提议了,最初只是几个人响应,渐渐的,加入的人越来越多。
那是一段沥青路,路面并不平整,偶尔还有几处,沥青褪去,裸露出下面的石子,赤脚走在上面,硌得厉害。
即使如此,也没有人退却,在不停的行走中,还会觉得越来越舒服。脚掌的穴位很多,与地面充分接触,加上碎石子的作用,痒痒的,酥酥的,确实十分惬意。
其中有一位同学,压力太大,整宿整宿的失眠,搞的自己都快崩溃了,在这样的行走中,却是渐渐安静。
还有一位同学,在大家的威逼利诱下,始终不愿加入我们的队伍。屡次劝说无效,大家只有各行其道,他穿他的鞋,我们光我们的脚。
一条曲曲折折的山路上,十几个光着脚的成年人,手提鞋子,小心翼翼的行走,那情景,也只有在那样的地方,才会偶尔出现。现在想想,也会觉得画风太过怪诞。但当时的我们,沉醉其中,乐此不疲。
行走的过程中,聊天从未间断。
那个考试,是要三年之内通过五门课程,才能取得资格证。我们会猜测这群人考试通过的顺序,把姓氏加在前面,于是,有了韩一、林二、孙三、叶四……
有人问起“哈利路亚”的意思,立马有人解释“主与我们同在”。那个不愿赤脚的同学幽幽的说到“主与我们同在是以马内利好不好,你以后回答问题前,先问问有没有人知道答案。”在大家捧腹大笑中,他仍然一本正经的样子。
我们行走的途中,住着一对七十多岁的夫妇。据说十几年前,其中一位查出患了癌症,他们选择在这深山定居,深居简出,粗茶淡饭,竟然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
门前有一片竹林,是他们刚来种下的,已经十分茂密。小猫、小狗、小鸡在院子里自由自在的玩耍,我们也会停下来,陪它们玩上一小会儿。
……
许多年过去,大家都通过了考试,顺序和我们当初猜测的,也都差不多;那片竹林,该是更加茂密了吧?那对老夫妇,不知道是不是还在;小猫,小狗,小鸡,可还记得我们?
那条小路上,我们的欢声笑语,都随风飘散了,那些赤脚留下的脚印,也早已不知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