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65-警惕知识付费!

2023-03-05  本文已影响0人  面壁者与破壁人

我参加了生财的航海训练营,担任了这条航线唯一的资料官。

资料官要做的事情就是,整理群聊的内容,把一些问答、互助沟通类的信息收集、清洗、归类、并整理成册。

昨晚我花了至少4个小时在搞这件事,整理了前三天的所有精华内容。

然后我发现了一个很致命的问题。

这不就是跟现在的知识付费类似吗?

这些群聊精华,虽然会被我整理得整整齐齐,方便训练营的学员去检索和查阅。

但实际上,这个精华内容手册,

打个比较恶心的比方:这些内容都是我嚼碎吞咽后再吐出来的东西。

因为我必须吸收消化之后,才能做好数据清洗。不然那些群聊内容都是乱糟糟的,不成体系。

那么,这个跟知识付费又有什么区别呢?

大多数的知识付费不就是,作者把某个领域的内容消化吸收后,再归纳整理成几节课,然后卖个成百上千的价格收割韭菜?

我也当了多年的韭菜了,这点东西还是有些许门清的。

以前我也担任过生财训练营的志愿者,看到这些整整齐齐的《百问百答》和《群聊精华》的时候,我是感到非常惊喜的,

因为节省下了我去检索分类的时间,让我更快地解决我遇到的困难。

但这次我首次担任资料官,亲自来整理这些精华内容之后,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了。

第一手消息源,和归纳整理后的二手货,还是有些许的区别。

二手的优点是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快速解决疑难问题。

但缺点就是,在资料官进行数据清理的时候,不可避免会出现内容失真的情况。归纳,必然带来信息的减损。

也算是有利有弊吧。

这给我带来的提醒就是,如果是抱着解决某个问题的目的,那么可以直接使用这些归纳整理好的精华资料;

而如果是抱着全面学习的目的,那么最好去阅读第一手信息源。

这是我昨天做完资料整理的第一个感受。

第二个感受就是,学员提问的同类问题过多。

很多人,碰到了问题,直接在群聊里提问。

这是好事,因为「不懂就要问」嘛,是虚心学习的一种体现。

但如果,在提问之前,善用群聊自带的「查找聊天记录」功能,其实立刻就能找到答案了,省下双方大量的问答时间,

可就是有人不这么做(包括我以前也是如此)。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所以,我打算以后在碰到相关问题要找答案的时候,自己先检索答案,找不到,再去提问,节省时间。

而第三个感受就是,信息输入越困难,调取越简单。

很真实的一种体验。

以前看精华资料,看过一遍基本没记住多少。

但是经过聊天信息的收集、归纳、整理、精简,我发现我记住的知识点非常牢固,调用得很迅速。

这让我联想到了平时阅读碎片化信息,基本就是收藏了之后,就再也不看了,把它们放在收藏夹吃灰。

这就是碎片化信息的诅咒——收藏=“学会”。

如果学习一个知识,没有经过深度地思考,没有把它和原有的经验进行联系,建立全新的神经连结,

那么这部分知识,很快就会遗忘掉,那就相当于没有学过。

只有最后能够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

能够给你带来改变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

那么好,现在问题来啦。

这篇文章的一千字,能否给你带来些许的感触?

能不能回忆起我讲了哪三种感受?

这三种感受,是否能让你接下来的生活有所改变?

只要能给你带来哪怕一丝丝的改变,那么你投入的这几分钟的时间都是值得的!

好啦,既然都看到这里了,

那就祝你,能够警惕“知识付费”!

共勉。

全文完,如果觉得本文不错,欢迎点个赞嗷~

最后,再次拜谢您的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