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感官完全开启了么?
最近香气环绕,不知是鼻子开窍,还是自身有所转变。闻到这样的香气,总让我感觉未来会越来越值得期待。两个月的时间,丁点变化,给我却带来了更多的信心。
由于好奇,我问了几个比较信任的朋友,有个朋友给我回馈说,这是很正常的事,他说他每天放大感官,感觉做事很投入。这句话给了我极大的力量。因为这恰好也是我最近的问题。虽然我的感觉变得敏感,却好像依然被某种力量驱使,无法自主。我的自我,只在我独处的时候才出现。
我就是没法打开自己,将感官在做事情的时候完全开启,导致我不断萎缩,外在的要求成了我遵循的规则。一直以来,我害怕和人建立亲密关系,一旦和一个人比较近,我就会有种被控制的感觉。即使工作也是如此,所以,每次和人一旦比较熟悉,我就会有想逃的感觉。
但如果我每次都这样,我将永远无法真正面对自己的内心。这是我自己的问题,只有我能解决。即使是心理医生,也只能告诉我理论,行动还是要我自己去做的。如今我想,我必须得迈过这个坎,由我亲自主刀,将这个瘤切下来,我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什么束缚住了你,你就得打破什么,你才能看见一个更大的世界。
昨天听到贾平凹的文章里写到,名字是自己的,别人却用得最多。我想,我们的眼睛也一样,永远只看见别人,再反馈回心,形成我们的感受。这让我想起了‘核辐射’这个词语。就是由内核来控制外在,你有多大能量,你就可以辐射到多远的位置。我们的感觉,就是我们所看见的世界,去看得越多,心的版图就越大,行为所能驰骋的范围就越广。
人的能量,最主要是核的能量,就是心的能量,如何推动你去感知外在,如何改变自己去认识这个物理的世界。世界是冰冷的,你却是温暖的。这就是物理与感情之间如何发生作用的一个过程,也就是我们如何定义自己的这一生。
虽然我经常写东西,自己运用得却少,而且经常是写的时候信心满满,过两天就会忘了这茬。但我还是愿意让自己坚持看更多东西,写更多思考。思考是有频率地给自己洗脑。就像我们的身体,是需要经常清洁一下的。保持这样的习惯,才能让我感觉到心有所属。
今天在坐地铁的过程中,在看《蚂蚁私塾》里同学分享的《穷爸爸富爸爸》一书,只看了一部分,受益菲浅。里面说到人的穷并非因为没有钱,而是总陷入被动中无法自拔,由于想要摆脱一个困境,于是被逼去做一件事,却又同比例进入了放大了的前面的困境,如此恶性循环。人一旦被恐惧和贪婪驱使,就会忘记真正有感情的思考是什么样子,自由也便与之无缘。
人要怎么样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呢?
我听到太多人说,我这么做是因为没办法,这就是生活。
NO,生活在每个的理解里,完全不一样。只是你把生活理解成了这个模样。不然,怎么会人和人在交流的时候,会有如此大的差异。我们和一个人交流几句话,就知道对方是不是一个可以与我们进行深入交流的人。我们只有在对一个人的期待里,才会愿意继续交流,直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每个人都不一样。只是不一样的深浅程度不同。
生活已经几乎将人分到了两级,纯感性的人和纯理性的人。两者半斤八两,谁也不比谁高尚。因为都无法交流。其实我们不害怕与人不同,我们害怕的是,两人一点交集都没有。两个人开口就是互怼,完全不认同彼此。这样的人在别处也就算了,我看见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我也就以为世界这样就好了。
可怕的是,这个人就在身边,你必须得面对。真是熟悉的陌生人——老天的诅咒。如果能将人像三明治那样平均分配感性和理性,每个人都能有或高或低的情感与理智,交流的障碍不知道会少多少。
非常庆幸一直以来愿意读书,读好书,挑好书。读书是对自己的投资,思想永远需要进化,因为我们永远有不知道的东西,永远有不可控的东西(当然你可以选择不关注,我也如此建议。)。但我们可以追求,追求永无止境,那是我们的爱好。当下依然值得被祝福,这样的人生,才会有自由可言。
生活岂能只做一件事?但无论哪件事,都应该保持热情感觉全开地做。经常在书里,我会获得别人的领悟,或许这恰好也是我的,只是一时还没有形成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状态。当别人说到这样的感受时,我心里又惊又喜。这是读书给我的馈赠,我看懂别人的祝福,而不是觉得是XX在神叨叨。
我们需要利用自己的情感,而不是被感情利用。所有我们得到的东西,都是来为我们服务的。如果我们为了得到某个东西,而让自己去做别的事来达到交换的目的,终将让我们兜兜转转不得要领,最后会发现怎么这个坑永远都走不到头。我们要做一件事,是因为这件事本身带来成就感。我们不必要和生活抗争,不必要和生活交换,要与生活形一体,与之和平共处。
这样的状态,才是生命力恣意流动的样子,也才成为一个被祝福的生命。愿我们,都不再当逃兵。生活如此美好,你怎舍得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