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歌一人生
李宗盛、郑智化、罗大佑和黄品源被称为社会良心的代言人,其中李宗盛和郑智化是我喜欢的。写完了我对李宗盛作品的体会感受后,现在该来写写郑智化了。写完李宗盛后就想写郑智化了,可总是没思路、没感觉,不知道要怎么来表达。就在前几天听郑智化歌的时候,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词“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那郑智化的歌可否用“一歌一人生”来概括呢。其实每位作者的每首歌都是有感于生活的,只不过郑智化歌的感悟是在极度绝望中存在希望,和新东方那句“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有异曲同工之处。我猜这和郑智化身体残疾和受到不公待遇有一定的关系吧。
我听郑智化的歌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那时正是郑智化在大陆最火的时候,他的《水手》唱遍大街小巷。至今我还清楚的记得一个细节,在我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其他班级音乐课上,老师教唱《水手》这首歌,自己班老师讲的内容我是一点没有听过去,一直竖着耳朵听那个班级唱《水手》,我班下一节的音乐课就成了我最期待的一节课。学过了《水手》这首歌之后,郑智化出《星星点灯》这张专集,我和我爸商量让他给我买磁带,没想到他竟然同意了,我清晰的记得那盘卡带封面是深蓝色的,郑智化背身坐着,把头转过来。那时因拥有这盘卡带,我马上就成了小朋友们的焦点,无数的小朋友来我家听《星星点灯》这首歌。除了这首歌,我喜欢的这张专集中的《南台湾》,那时只是觉得节奏快、好听,现在也还是喜欢,那是我向往的田园生活。还有一首歌印象深刻,那就是《麻花辫子》,因为歌的节奏很慢,不喜欢,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总是要把它过掉。现在已是完全不同了,简直太喜欢了。那时还有一首歌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表哥家听到的《猫》,直到现在也是很喜欢。喜欢郑智化也受表哥的影响,他方方面面都很强,他喜欢的我自然也要喜欢。不知他现在是否还有在听郑智化的歌。
之后,郑智化慢慢淡出歌坛,也淡出了我的视线。第二阶段是我的高四--复读那一年,那时总是用听歌来缓解压力或是在自习课降噪。那时听到了《年轻时代》《中产阶级》《大国民》《蜗牛的家》《补习街》《大同世界》等,我自认为高四那年是我开始思考人生的一年,那一年明白了很多道理,听到郑智化的这些歌后产生懵懵懂懂的感觉,但时间不长,随着高四时期的过去、大学时期的开启,也就没有再听这些歌了。
第三阶段是开始健身后,做运动时希望听着有动力的歌,《水手》就成了首选,听了这首歌后,以前的回忆全部涌了回来,于是下载了郑智化几乎所有的歌,还包括闽南语的歌,还有《郑氏影响》演唱会。这次再遇到郑智化,加上这些年的生活经历,于是对歌词太有感觉了,所以才会想到“一歌一人生”这个词。
“一歌一人生”,每一首歌都是生活感悟。有人说郑智化的歌词太过于直白、少了隐含婉转,可能我就是直来直去的人,反而对这种直白的歌词更有感觉,甚至对我有指导意义,影响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年轻时代》《游戏人间》是青少年时期。《像我这样的男人》《用我一辈子去忘记》《把情况收藏起来》《远离这个城市》《就这样流浪》等是初入社会、初尝爱情。《中产阶段》则是一个人处于社会的阶层。《蜗牛的家》其实是自己的家。《三十三块》中“我想为你赢得一个未来却一不小心输了现在”,《未婚爸爸》中“有种的男人不会拖拖拉拉,干脆我们结婚吧”等更多表现出一个男人应有的责任、肩负的重但。在《郑氏影响》演唱会上,当郑智化的女儿上台表演后,郑智化所说的那番话,让人看到了郑智化从一个浪子、不想结婚的人转变为一个肩负家庭责任的真正男人。在演唱会上,郑智化还提到了一首歌,他说这是让他最痛的歌--《别哭,我最爱的人》,郑智化自己说这是由一首名为《昙花》的诗改编过来的,这首诗其实是他的遗书。从这些歌中看得出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困难和生活的不易,所以“一歌一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