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2023-10-06  本文已影响0人  江郎不才

《那一定会很好》教学反思

今天进行童话单元的第二篇课文《那一定会很好》。这是流火的文章,流火原来是老师,后来成为自由撰稿人,比我小一岁。课文通过从一粒种子从种子到木地板,不同阶段的不同形态变化,种子希望能够生长并站起来,享受自由呼吸的感觉;树希望能够奔跑,以拥抱更多的自由;手推车希望能够停下来休息,享受片刻的宁静;椅子希望能够躺下,体验平静的时光;木地板则希望能够再次成为一棵树,回归自然。话语“那一定会很好”重复出现四次,传达了对舒适、愿望的向往,细细读来有对当下生活享受,又有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根据单元目标语文要素——体会童话的特点,我将本节课重点设计为梳理故事脉络,从而把握童话循回往复三次的故事创作框架,从而带领孩子进行童话续写。

本节的大致环节为:1、默读课文寻找种子的不同愿望。用关键动词概括。2、寻找种子实现理想的途径,用图画表示。品读“那一定会很好”中所蕴含对理想的期盼。3、结合思维导读分析故事的框架。从而得出“对现实不满足→心理有想法→被改成相应物件,愿望达成”这样的情节线不断推动故事发展。4、想象木地板以后的归宿。借助支架,完成续写任务。

梳理整节课,我采用住大放小的教学策略,不去细细分析故事中种子的心理变化,而是以标题“那一定会很好”为突破口,循着愿望的足迹去发现童话的创作框架“一事三折”的创作手法,为党员习作打好基础。

不足之处是留给孩子们当堂续写的时间不多,没有有效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可以在语言方面更简洁一些,引导体会“那一定会很好”所蕴含的含义时,可以结合几次愿望的达成,借助文章内容来快速通过,为续写多留一些时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