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茧子的思考》
2023-07-14 本文已影响0人
草木小琴
魏智渊练吉他手指磨出了茧子,磨茧子的过程手指很疼,疼的过程坚持着练,坚持练下去之后,他说“茧子厚了,指尖却真正的敏感起来了,开始能够感觉到一摁,一弹之间的轻重缓急”。他还说“指尖磨出茧子,本质上是要摒除不必要的情绪,提升对疼痛的忍受级别。唯有提升这种级别,才能进入事物根深处。就像你对刺满不在乎的话,就可以直接伸手摘到玫瑰一样。”
由魏智渊的经历和经历后的思考,我脑子里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一双老农民的手,满满的一手茧子。苦力一辈子,收获一手茧子,这茧子耐寒耐热耐磨。老农民的手大都是这样,老农民的心按着魏智渊的推理应该是更加柔软吧。老农民没有说出来,也没有写出来,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我们也只是看到了厚茧子手的表象。
而魏智渊呢?他写下了一篇以“茧子厚了,心才会真正地柔软下来”的文章,他从中悟出了许多,给我们以许多启迪。
茧子与茧子应该没有区别,心和心的区别真还是个不得而知的东西。但魏智渊和老农肯定是有明显区别的。
区别在哪里呢?
学习、思考与写作!
如果老农民也学习起来,思考起来,写起来,他的人生一定会与不学,不思,不写截然不同。
由此越发对新网师的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有了更坚定的坚持下去的信念。
天赋与生命气质使然,再坚持也成不了魏智渊。但每一天都若有所思,还有所写的时光很是入神与惬意,主要是自我感觉对“人”的思考越来越清晰,心路越来越被擦亮。如此的现实生活,“纠结心”就越来越少了。
心折射出的是生命状态,是生活的模样。
学、思、写的过程是探寻事物本质的过程,当“学、思、写”被磨成厚厚的“茧子”,心绝对会分外坚韧与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