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类12种“网络效应”全解析
网络效应是一种表面上看起来简单的复杂现象。它是企业能否基业常青的关键,是在数字世界建立可防御性的头号手段。以下研究整理出5大类12种网络效应,如果你想你的公司立于不败之地,那就从认识这些网络效应开始吧。
1.直接网络效应
这是最强也是最简单的一种网络效应:增加某产品使用可直接提升产品对用户的价值。以太网标准之父Robert Metcalfe(梅特卡夫)进一步深化了这个概念,他提出网络的价值与连接用户数的平方 (N^2)成正比关系。也就是所谓的梅特卡夫定律。
1.1 物理型
物理直接网络效应是与物理节点(比如电话或分线盒)和物理链路(如地下的线路)相关联的直接网络效应。这属于防御性最强的网络效应,因为它不仅具备直接网络效应,而且也有助于增加其他的防御性;比如规模效应和植入。跟具备物理网络效应的公司竞争需要进行资金与物理约束大规模的预先投资。
属性:
物理节点和物理链路
高度防御性,最强网络效应类型
容易增加植入并且扩大防御姓
容易走向垄断/赢家通吃
往往被国有化,被政府控制,或者政府授权保护
1.2 协议型
当一种通信或者计算标准公布后,所有节点创建者均可利用该协议接入该网络,这时候就产生了协议网络效应。比特币和以太坊就是协议网络的近期例子。协议制定者可以是一家公司,一批公司,或者一个小组。
属性:
信息传送或数据处理的标准
防御性很强,排名第二位的网络效应类型,因为大多数协议价值来自于网络效应
突破临界点后采用近乎无所不在
往往被嵌入到使用该协议的所有产品里面
1.3 个人效用型
个人效用网络有两个特质。第一个是用户的个人身份跟网络是捆绑的,往往是用户名通过Facebook Messenger跟真实姓名绑定的。其次是用户个人生活或职业生活基本上每天都离不开这种网络。
属性:
基于用户个人身份而搭建、通常跟真实姓名绑定,一个跟真实身份关联的独特数字或句柄
用于用户生活当中的一些关键功能上,如差事、工作关系责任、征税、紧急情况、安全保障、急需物
1.4 个人型
当个人身份或者名声跟产品绑定在一起时,就会产生个人网络效应。个人网络上的人往往容易受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影响。如果你在现实世界中认识的人都使用同一款产品管理自己的身份与名誉的话,如果你自己也加入这个网络你也会增值不少。
属性:
你的个人身份和名声利害攸关
往往充当现实生活关系的延伸
很难离开因为跟你的最重要的IRL关系绑在一起
让你可以建立和维持公众形象
1.5 市场网络型
市场网络结合了个人网络的身份与沟通,再加上对交易和目的的关注,这是市场的典型特征。通常,市场网络从增强本已在线下存在的职业网络起步。我们认为市场网络属于直接网络效应的一种形式,因为节点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就像下图一样:
属性:
N边市场
把服务提供者提升为不同个人而不是商品,帮助建立长期关系
目标是复杂服务
用SaaS工作流软件围绕着长期项目聚焦行动,而不仅仅是一时的交易
2 双边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的第二大类是双边网络效应,双边网络真正的特征是这里面存在两类不同的用户:供应侧和需求侧用户。他们出于不同的原因加入网络,并且为对方提供了互补性的价值目前,我们发现了3种类型的双边网络效应:市场型、平台型、渐近型(asymptotic)。
2.1 市场型
市场的双边是买家和卖家。要想拆散他们你得同时对双方有更好的价值主张,否则的话没人会走的。对于供应商来说客户就在那里,而对于客户来说供应商就在那里。如果对方不走的话没人会走的。
不过市场(marketplace)在防御性上却有着一大弱点,这是由于所谓的“多租户”现象引起的。大家可以同时在eBay和Etsy上卖自己的产品。房东可以同时在Craigslist 和Trulia上面出租自己的公寓,租客可以同时到这些市场上面浏览详细目录。当你的网络成员同时可以使用竞争网络而不受惩罚时,你很难把新进入者关在门外。
属性:
双边:买家与卖家
对方用户越多越好(直接网络效应)
同一侧的网络效应趋于直接的、负面的
不过对同侧的间接的、正面的网络效应往往压倒了直接的负面网络效应
防御性很高、但易受多租户影响
2.2 平台型
双边平台网络效应其实类似于双边市场网络效应,因为都有两边,每边都有着非常不同且直接会让对方受益的兴趣。不同的是平台型的供应侧设计的是只在平台上才有的产品。供应侧必须去做集成 进平台的工作。供应商制造和销售的产品是平台的功能,不独立于平台。
双边平台有供应侧节点(开发者)和需求侧节点(用户),彼此都通过平台本身(中心节点)为对方创造了价值。平台自己也为双方提供了显著的价值。
属性:
双边:用户和开发者
积极的间接网络效应,跟市场一样
跟在线市场相比,产品和销售方法更重要
多租户也是平台的挑战
3 数据网络效应
当产品的价值随数据增多而提升,并且当产品的使用增多会产生数据时,就有了数据网络效应。这 是第三大类的网络效应。
数据网络内每个节点(用户)都为中心数据库提供有用的数据。随着聚合数据的不断增长,数据对每一位用户的价值也随之提高。
数据网络效应往往比很多人(尤其是风投家)认为的要弱:拥有更多数据未必就能转化为价值,而收集到更多的有用数据也不是一直都是易事,哪怕数据是产品的核心。
数据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增加产品价值。如果数据的确是产品给用户带来好处的关键,则该产品的数据网络效应有可能就非常强大。如果数据只是产品的边缘属性,则数据网络效应就不太重要了。
数据网络效应很容易会跟来自规模的数据优势混淆。大公司无疑拥有更多的数据。问题是,那些数据是不是为客户/用户创造了有意义的价值?如果是的话,增加使用会不会导致更多的有用数据?
属性:
数据是产品价值的核心
更多使用需要产生更多有用的数据并收集起来
通常达到一定的数据量阈值后效应渐近
不同于数据的规模效应
4 技术性能网络效应
当产品的技术性能会随着用户数量增加而直接得到改善时,我们说就有了技术性能网络效应。
属性:
网络的节点越多可以改善其他节点的性能
更快更便宜是增加使用的结果(但不是增加收入或数据的副产品)
先发优势巨大
更难复制、比知识产权防御性更强
5 “社交”网络效应
“社交”网络效应通过心理学和人们之间的互动发挥作用的。
5.1语言效应
初创企业可以利用语言的网络效应。初创企业至少可以有两种方式来利用其赢家通吃效应:首先是用来建立商业类别语言;其次可以用来命名公司或产品。
属性:
直接网络效应:某术语使用的人越多,价值就越大
很好的防御性,因为大家顶多只会把一个品牌名字动词化
如果你认为语言有网络效应,则语言对国际市场会有重要意义
采用英语、有着英文友好型名字的公司永远更容易渗透到英语为母语的国家
5.2 信念效应
信念网络效应这种东西在黄金、比特币和宗教身上体现得最明显。这是直接的网络效应。
属性:
有信念网络效应的信念其社会后果超过了其他后果
自我强化:相信某个东西价值的人越多,现实中那个东西的价值越高(对于信徒来说)
5.3 众效应
当加入网络的社会压力导致大家觉得自己不能被抛弃时就产生了从众心理。
网络效应的学生应该注意到从众效应走不了太远。如果加入一场运动的人太多的话,其中的一些早期采用者就会放弃了,因为这群人已经变得太过主流了。这就是我们往往在产品开始阶段看到从众网络效应的原因。聪明的创始人会利用好从众网络效应然后慢慢过渡到其他的网络效应来维持长期的可防御性。
属性:
直接网络效应:加入运动的人越多,害怕错过的压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