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学文学创作零散的足迹

零散的足迹389

2023-11-01  本文已影响0人  韩甸

          389、沙咕噜子鱼

    今天在浏览网页的时候,看见有卖沙咕噜子鱼的,这个名子很熟悉,上边有图片,我看了半天,也没看清楚这种鱼的真实相貌。

    图片中沙咕噜子鱼倒是不少,就是都躺着,互相挤压到一起,界限不清晰,不好辨认长相。

    一张图片中,有好几样鱼种,有嘎牙子鱼,有柳根鱼,还有川丁子鱼,看花了眼,分不清哪种鱼了,看着模样都差不多。

    没办法,到网上搜一下。

    出来了,沙姑鲈子,俗称老头鱼,山胖头,学名葛氏鲈塘鳢。

    沙姑鲈子喜栖息于江河小支流静水处,尤其是水草丛生的泡子里,活动性不强,不远游,耐缺氧,在极度缺氧的条件下也能生存。

    越冬能力强,能潜伏于水底泥土中,处于冬眠状态,几乎停止活动,在水较浅的泡沼中能安全越冬,故被誉为还阳鱼。

    沙姑鲈子身上的寄生虫较多,而且寄生虫多寄生于其头部,所以鱼头不宜食用。

    这种鱼我小的时候就认识它,但不是在市场上看到的,市场上没有卖的,因为没人买。

      舅舅和四姨、老姨家都在河沿边上住,虽然不卖鱼,但必定经常接触到鱼,应该是他们和妈妈唠嗑中,我听到过这种鱼的传说,但不认识。

    知道了有种鱼叫沙咕噜子鱼,长得啥样?是胖还是瘦?是高还是矮?没见过。

    我问过舅舅,舅舅说,打鱼人见到就扔,也难给我拿条样品过来。

    这种鱼虽然有其名,但因市面上见不到影,也就叫不响亮,仅仅河沿边上的人认识,像我们远离水域的人,只闻其声,不见其形,属于神秘物种之范畴。

    后来公社用拖拉机在我们村的东大甸子上,开出一片荒地来,让职工家属去种。

    妈妈也想种一块地,领着我去的,为的是跟妈妈做伴,离家六里多地,走着去,走着回来。

    第一次去妈妈没经验,没有带水去,我太渴了,没水喝,大甸子上有水坑,水很浅,应该是水都蒸发掉了。

    水能有一指深,一大片,有几条鱼平躺在水面上等死,水浅鱼爬不起来,侧卧着,下面浸水中,上面遭日光暴晒。

      晒热了,鱼感觉到不舒服了,狂暴地蹦哒几下,理想地翻了一个身,变换一种姿式,才又消停下来。

    鱼的个头都是挺大的,一扎多长,粗格伦敦地,大肚子,短粗胖,连一条小一点的都没有,全是大鱼,有十几条吧,人口少拣回家,能够吃一顿的了。

    我要脱鞋到水面上去拣鱼,妈妈没让,说这种鱼不能吃,药人。

    那时我还太小,没有想到问问妈妈,鱼叫什么名子?如果要是问了,也就能与沙咕噜子鱼对上号了。

    主要我是奔水去的,太渴了,我要喝水,东大甸子是盐碱地,草长得又稀又矮,水褐黄色,喝到嘴里又苦又涩,难以下咽。

    我只喝了两口,妈妈就不让我喝了,那是在回家的路上找到的水,妈妈让回家再喝,还有六里多路呢,真难忍呀。

    由此也就错过了相识的良机,妈妈种的苞米也颗粒没收,秧棵根本没长起来就死了。

    细想一想,连草都不长的地方,能生长庄稼吗?

    你还别说,东大甸子现在都开起来种水稻了,物尽其用,长势良好,这就是科学吧?

    到山区住以后,山区小河沟里家乡东大甸子上的这种鱼多,这时我才晓得,它叫老头鱼,不可吃,身上有寄生虫,倒是不药人,我经常领着孩子捞回家喂鸡喂鸭子。

    现在时代变革了,这种鱼也翻身了,一跃而成了饽饽,比活的大鲤鱼都贵。

    据介绍,沙姑鲈子体型较小,它的肉质细嫩,刺少味美,富有营养,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在这里还需要强调一点,山胖头鱼和胖头鱼,一字之差,不是同一种鱼。

      山胖头是指老头鱼,即沙咕噜子,胖头是指花鲢子,即鳙鱼。(待续)

      注:图片材料来自网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