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阔 | 我的首次创业史

2019-09-28  本文已影响0人  名人名师名故事

我叫王明阔,今年27岁,上海大泥象·正安木瓜酵品饮料东北地区负责人,开拓大泥象·正安木瓜酵品饮料东北市场,这是我的第二次创业。而这次创业的勇气和信念完全是源于我对首次创业失败的经验总结和感悟......

2016年,我正在上大二,偶然间的一场同学聚会,让我结识了几位哥们,其中,李哥比我大一届,王哥和张哥,是社会青年,张哥正从事金融咨询服务行业,他对我们说:“这个行业前景很好,而且政策相对来说比较宽松,投资少利润高......我们一起来干,怎样?”

张哥的一番话迅速点燃了我们心中那份创业激情,虽然我和李哥还在读书,但是却无法抵抗张哥的游说,我们四人就达成了一份口头协议,每人出资几万元,作为公司的启动资金。

对于正在读大二的我来说,这几万块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怎么办呢?向爸妈说了我的创业想法,爸妈再三劝阻我说:“你还在读书,以学业为主,创业对你来说还有点早,况且,你学的专业,和什么创业并不沾边呀!”不管父母怎么说,都无法浇灭我心中的那团创业激情,我向父母分析了当前的就业趋势,以及我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全新理解,坚持了我的创业想法。

最终,父母资助我一部分钱,姐姐也资助了我一部分,投资款算是有了着落。办理完一切相关手续,我们的公司正式开始运营。我的创业路也随着这家公司的开启迈出了第一步......

和所有的创始公司一样,刚起步,都不是那么容易,起初一个月,我们四人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大家一起出点子,想法子,怎样去开拓市场,把我们公司的金融产品推向市场。我和李哥利用课余时间,去发传单,贴小广告,王哥和张哥,利用他们的社会关系积极推产品,引客户,大家的心和阅兵式的步伐一样齐,一心想着怎样把公司做大,做强。

人心齐,泰山移,公司的起步有声有色,各项工作井井有条,大家信心满满。

一个月后,迎来了第一个客户,这个客户可以说就是我们整个初创公司的贵人,他给我们带来了1万多元的利润,而且还是公司开业运营后的第一笔收入,也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

随后,公司招聘了六位客服专员,主要负责公司正常的业务运作,业务量也是一天一个样,业绩节节攀升!公司利润也相当可观!

能共患难却不能共富贵,正当公司蒸蒸日上,朝气蓬勃之际,矛盾也随着利润的上升日渐显现,当时只是一份口头协议,每人投入几万元,利益分配按比例来分,公司的房租、水电、人员工资等所有开支,都按比例来承担。可是当我们公司经过一道道坎之后,逐步赢利的时候,却忘却了当初的君子协议,王哥和张哥,认为他们付出的努力比我和李哥多,想把我和李哥踢出公司,他们两个来做,而我和李哥却认为,我们虽然在读书,可是课余时间,我们也付出了许多,而且公司的一些相关技术都是我们俩来承担的。

各说各有理,公司没法运营,只运营了近两年时间,就这样解体了......

对我而言,最大的痛楚和辛酸并不是公司最弱小的时候,而是有了业绩,有了利润走向强大的时候,大家却不能互相礼让,而是置公司的整体利益于不顾,争权夺利,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后来,静下心来,才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干事创业,原则很重要,规则更重要,特别是在合伙人的利益分配上,一定得事先想清楚说明白,并且要守信用,讲原则,合作共赢,才能够走得更坚实、更长远!

主编:SJGS

编辑 : 郭登攀

排版:秋风画扇

图片:王明阔

免责声明

本故事为名人名师图文音【原创】,

欢迎转发,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仅供交流、学习使用,

不具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本声明如与国家法律法规有任何冲突时,

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