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里我写我诗诗·烟雨梦

卜算子•浴日亭

2019-11-04  本文已影响0人  临渊不羡鱼2019

序:昨日到广州南海神庙中的浴日亭游玩,看到亭上的碑文,想起了那段历史故事,遂作词一首:

卜算子•浴日亭

熟诵拓碑文,

叹忆先人志。

谁令亭名盖宇寰?

唯有东坡赐。

佳话永流传,

难掩文豪气。

若轼今存再叙诗,

浴日无深意。

卜算子•浴日亭 卜算子•浴日亭 卜算子•浴日亭

附:北宋绍圣年(1094—1097)初,苏东坡因与朝内他人政见不同,被皇帝贬到惠州为官,中途取道广州。当时的南海神庙已经是国家级的海祭场所和岭南名胜,是众多达官名人仰慕拜谒之地,苏东坡也不例外,所以也顺道造访。长途跋涉舟车劳累来到广州后,他先是参观了白云山,接着就马不停蹄乘舟踏浪来到广州东面的南海神庙。为了观看到当时羊城八景的首景“扶胥浴日”,当晚便入住海光寺的禅房。海光寺住持热情地接待了苏东坡。翌日佛晓时分,海光寺住持陪同苏东坡登上章丘冈上的看海亭,观看海上日出,领略早已向往的“扶胥浴日”的美景。话说,这“扶胥浴日”是宋、元、清三代的羊城八景之首。唐宋时,该亭所处的小山岗三面环水,“前鉴大海、茫然无际”,日出奇景如“火云一烧,天海皆赤”。这一天,看海亭上,苏东坡向东凝视,静静等候日出的时刻。不久天幕渐开,瑞光浮现,咸池浴日,旸谷浮金,壮丽的海上日出果然是“日出江花红胜火”,美轮美奂不虚传!守在一旁的海光寺住持,马上递来纸笔墨,请苏轼赐墨宝。苏东坡诗兴大发,提笔一挥而就,写下了《南海浴日亭》:

剑气峥嵘夜插天,瑞光明灭到黄湾。

坐看旸谷浮金晕,遥想钱塘涌雪山。

已觉苍凉苏病骨,更烦沆瀣洗衰颜。

忽惊鸟动行人起,飞上千峰紫翠间。

苏东坡写完诗后意犹未尽,对住持说,“看海亭”名字太俗气了,配不上“扶胥浴日”的美景,提议把看海亭改名“浴日亭”。于是再提笔写下“浴日亭”三字。这正是,诗因景作,景因诗名,从此“浴日亭”名扬天下。该亭所在的章丘更是成了文人墨客咏诗雅会之地,至今的波罗诞还有一个“章丘诗会”。

这首《南海浴日亭》七律后来被镌刻在浴日亭的石碑上,俗称“东坡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