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全体少先队员的一封信
亲爱的队员们:
大家好!
这个寒假,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很不一样。大家不能走亲访友,不能走街串巷,不能玩儿得酣畅淋漓。这样的假期真让人感到失望和无趣,甚至还会有些恐慌、悲愤。面对疫情,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想到了什么?吴老师读了儿童文学家王刚老师的文章,感触颇深,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分享:
孩子们,
这个寒假所发生的,
已经超出我们的认知和想象。
但是,我们仍要相信
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
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
仍将属于每个人。
除了相信,我们更需要的是学习。
危机,也是契机,
生活,就是功课。
我们需要学习的第一课——生命
生命是宝贵的,
然而却只有在即将失去时
才后悔没有好好珍惜。
那么,什么是珍惜生命?
我们是否养成了健康的生活习惯?
卫生:戴口罩,勤洗手,
远离人群密集的场所;
饮食:尽量清淡少油腻,
按时吃饭、少吃零食、忌暴饮暴食;
作息:早睡早起不熬夜,
少玩手机多运动……
你做到了几条?
你的家人做到了几条?
你该怎样改变?
你又该如何改变你的家人?
有个成语,叫“乘虚而入”。
疾病首先攻击的,
就是免疫系统差的人群。
我们无法预知可能遭遇的肆虐,
但是我们能做好的是让自己健康、强壮。
我们需要学习的第二课——公民
每个人都无法孤独地活着,
即使是漂流在荒岛的鲁滨逊,
也需要星期五的陪伴。
我们拥有很多身份。
在家里,你是孩子,
在学校,你是学生,
而对于国家而言,
你是公民。
以这次疫情的传播为例,
如果人人都不只是想着自己,
也想着别人,戴好口罩、自觉隔离;
如果人人都高度关注疫情的公开、透明,
人人都彼此提醒、支持……
那么,情况会不会不至于如此严重?
国家若想强大,
靠的不是口号的响亮,
也不是个别英雄的牺牲,
而是每一个公民的努力,
从洁身自好做起。
我们需要学习的第三课——敬畏
病毒究竟从何而来?
虽然尚无达成共识的权威解释,
但是,专家的共识是,
同人类食用野生动物有关。
表面上看,
这是人类的贪欲使然
欲望,使人疯狂。
然而,从根本上来讲,
使人疯狂的,不是欲望,而是骄傲。
骄傲,让人失去了敬畏之心,
以至于一次次突破底线。
又何止是“吃”的底线?
无论是对自然的掠夺,
还是对同类的戕害,
不都源于自己的骄傲吗?
骄傲,便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便以为自己不可战胜,
便以为自己可凌驾于一切法则之上。
真正的勇敢,不是“无所畏惧”,
而是“有所作为”。
正如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
那些拿自己的生命,他人的健康开玩笑的,
是可耻的“无所畏惧”;
而那些明知自己将要面临的严峻考验,
却依然挺身而出的,
才是勇敢的“有所作为”。
我们要学的第四课——使命
在读到有关一线医护动态的报道时,
我激动得几乎落泪。
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衣,
高度警惕、认真护理,
往往连续工作十个小时以上,
吃不上一口饭,喝不了一口水,
精疲力竭,仍咬紧牙关。
辛苦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
这些坚守一线的白衣天使,
时刻面临着被感染的风险,
时刻都有可能颓然倒下。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有十四位医护人员
因接触一位确诊病人而被感染。
有位护士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讲道:
我们也是普通人,也有对死亡的恐惧。
但是既然干了这一行,
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在病人面前,我们就得做好自己的事情。
她说,
我认为医生不能说特别伟大,
也不是特别高尚,
但至少是比较勇敢的职业。
在这样一种艰难的时刻,
作为医护人员,我必须得在一线,
同时也值得被人尊敬。
这个世界之所以是美好的,
正是因为有这些不肯退缩的人。
他们将自己的奋战,视为使命。
亲爱的孩子们,
你们正处于无忧无虑的年龄,
但不妨思考,
在困境之中,你们会学到更多。
一切都会过去,
但一切都不会被遗忘,也不该被遗忘。
祝你们平安,
更愿你们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行动,
愿你们在这个新年中真的长大。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让我们心手相牵,怀揣美好,共克时艰,为了春暖花开时最美的重逢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