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若琴弦》
生活如一把巨大的琴,生命就像一根根细小的琴弦,我们身处其中,每天自顾自的跳动着。
但,是谁指引着我们的奋斗?又是谁在弹奏着这一根根琴弦?是上帝?还是信仰?
《命若琴弦》这是我看《命若琴弦》的第一感受,该部短篇小说由史铁生所写,在其短篇小说中亦是佼佼者。他把“推已及人”的道理深刻反映在其作品中,所看到的不仅是两个人的命运,而是所有人的命运。这或许有些夸大啦,但读过《命若琴弦》并思考过的人都知道,这不是夸大,而是事实!
该文讲述了两个瞎子以说书卖唱为生,老瞎子七十岁,小瞎子十七岁。老瞎子的师傅对老瞎子说“只要弹断一千跟琴弦,就可以去药店抓药,以断了的琴弦作药引,治好自己的眼睛,药方被老瞎子的师傅放在琴盒里”。
小瞎子问道:“师爷治好眼睛了吗”? “你师爷记错了,把一千根记成了八百根”。
这一天,老瞎子中午弹断了一千根琴弦,急忙拿着药方去药店抓药,但他问了很多家之后,才相信了药方是一张白纸的事实。
但却无法相信奔波了几十年,结果却是这般,这一刻,他仿佛失掉了一切。
回到住处后,小瞎子追问老瞎子是不是看见了。老瞎子犹豫了一会,忍不住对他说“我记错了,是弹断一千二百根,不是一千根” 。。。
虽然文章的逻辑性存在问题,客观性也欠缺考虑,但单从故事来看,不乏是一篇见解深刻的好文。
《命若琴弦》如同小说中提到的“人的命就像这根琴弦,拉紧了就能弹好,弹好就够了,意思是目的本来没有”。确实,生命本就没有意义,只有构建了一个目标,生活才有意义。 试想一下,如果生活没有了目标,一个人会堕落,一个社会会腐朽,一个国家会灭亡。正如周国平所说“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 但生命本来的样子究竟是什么呢?我想大抵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