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家乡
2000年从学校毕业,选择了留在这个城市。截止到今天已经整整20年了,比起刚到这座城市时,多了一个疼爱我的老公还有一个我最疼爱的儿子。虽然一家四口房子不是很大,但在这座城市也算有了自己的家

。
回想那年,我初中毕业,考上了省会重点中专学校。独自一人来到这个举目无亲的城市,三年的中学生活让我看到了这个城市的繁华,也爱上了这座城市。
毕业后,为了能在这个城市先落脚,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在一家高档会所从基层服务员开始做起。一干就是3年。那个时候的我每一天都过的非常的辛苦,不知道是什么支撑着我走下来了,后来我认识了跟我一样孤独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他。
刚毕业的我虽然对未来充满了无数幻想但是现实总是相差很远,我开始消极、自卑、脾气变差。是他鼓励我从事我所学习的专业。在他的帮助下我由一名服务员变成了一名财务工作者。2003年我们结婚了,原本两个孤独的灵魂合体了,后来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房子,同时也因此成为了地地道道的房奴。再后来生下了我家宝宝。于是,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

17岁离开家乡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从没出过远门的中学生,因为上学,因为工作,因为爱情,留在了这座城。过去每周回一次家,后来参加工作2个月回一次家,结婚以后回家的次数就更少了;再后来有了孩子,只有赶上重大节日的时候才回回去。之前为了赶上绿皮火车,要提前换乘几次汽车才,后来有了特快车,再后来有了私家车,现在有了高铁。随着不断提高的车速,回家的路变得越来越短,然而回家的次数却变得越来越少了。
有时候走在路上遇到老乡,我总是能十分敏捷识别那个乡音。虽然我日常交流都是普通话,但偶尔也会露出一些乡音,这种乡音只有家乡的人可以识别。可是每次我回到家乡调动各个细胞努力用乡音跟亲朋好友交流,但是敏捷的人儿也总能听出一些外地的口音,这个口音应该也是乡音吧。毕竟在这个城市我又生活了二十年。

然而我想多数女人都会因为婚姻 或者工作变动离开了曾经生养自己的家乡吧。但是凡有思乡情的都会抽时间回家看看,然而随着城市化发展不断推进,我的家乡早就被改造成了一个都市,再没有往昔的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