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倾听 深度思考

2022-07-09  本文已影响0人  吴晓妮

      我们常说:当我们把学过的东西还给老师时,剩下的东西就是你真正学到的。那到底剩下了什么呢?我们可以追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哪些是你在学校里学到,现在生活中还在用的?是不是都觉得好像能想到的比较有限?就拿数学来说,青菜总共六元四角,如果给摊主十元钱,他应该找零多少?但问题是现在买菜很多时候直接扫码支付了,数学难道连这点用也没了?当然不是,数学非常有用,但前提是你通过学习数学建立了反映专家思维方式的数学建模、数学抽象等大概念。语文呢,语文课上教的听说读写似乎我们每天也都会用,但真的会用吗?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学生找一个教授推荐保研,这名学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教授看到他写的自我陈述中有专业成绩优异,教授也知道这名学生专业成绩排前三,就问他为什么不写专业成绩优异(在班级42人中排名前三)。你看,从小学到高中,语文都有说明文单元,我们也学过列数字这种说明方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真的需要用到列数字这种方法时,怎么就用不上了呢?

      所以说,教育需要从教知识转向教素养,课堂需要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那到底如何撬动课堂转型呢?这也是近段时间一直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简单来说,素养体现为未来在现实世界的场景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经过几轮课程改革,我们的课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目前教学改革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所有的改革理念老师们好像都知道,比如素养,老师们说素养不就是素质吗?换了个词而已;比如单元,老师们说教材都是以单元组织的,我们不是一直都在进行单元教学吗?比如迁移,老师们说我们教学也不是都在让学生死记硬背啊,我们也通过各种题的变式让学生举一反三,这不就是迁移吗?比如生活价值,老师们说我们在教学中也会让学生联想生活中会有哪些例子啊?比如联系,老师们说这就是温故而之心嘛,我们也会让学生想想已经学过什么,并且让学生画思维导图把学习的内容连接起来,我们也不是在教零碎的知识点啊。为什么说这是改革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呢?用一位教授的话来解答:如果你今天觉得这场教学转型很容易,那很有可能是你对这场变革理解得还不够到位。这场变革是教师对自己学习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再造,的确是,在今天的讲座中,无论是陈静静博士还是郑艳红主任,包括芮莹老师对这点都有深深的感触!

      倾听着,思索着,心中的迷雾逐渐散开,朱煜老师以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设计的学习任务群一下子让天空清澈明朗,既解决了我对课标中学习任务群的困惑,又让我对大单元教学有了新的认知:基于基础,设置情境,组织言语实践活动,在过程中让学生获得言语的经验。作为教师,每一个人都应该习惯于这样的自我发问:如果在现实世界的情境中要激活和运用这些知识与技能,那么,学生现在需要理解什么?现在的学生不仅要有知识,还要具备运用知识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素养,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素养很难像知识一样现学现用,它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垒筑过程,所以我们不能再含糊地说教育要为未来做好准备,而是要在教育的每一门课程、每一个环节追问:是否有生活价值。那什么是生活价值呢?对学生的未来有价值和有意义,不仅包括柴米油盐,还包括理想爱好。那什么是有生活价值的?“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但实际上很多人不太理解,教教材是指只教书上的专家结论,而用教材教指的是通过专家结论来建立学生的专家思维,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文学家一样思考。我就想起这段时间在复习课中的一个小案例,对于每个单元基本上都有一个板块:日积月累,有的是名言警句,有的是古诗词,那对于这些东西如何去复习呢?自我追问:怎么样能让它产生生活价值?我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思考这些句子适合运用在什么情境中,情境可以是文中的,也可以是自己创编,有一个叫马李哲的同学,他说想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送给他自己,理由是上一次考试自己成绩挺好的,他要拿这句话鞭策自己,让自己每天都很充实。这就是生活价值,为真实而学,在真实中学,这样的话,我们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当前无论是考试还是教学都强调真实性问题情境。再举一个例子,就是我们的单元整体教学,大家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教材都是以单元组织的,我们不是一直都在进行单元教学吗?是的,的确是这样的,但是,在素养导向下,单元的内涵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它不再局限于教材中的一个个内容单元,而是指素养单元,也就是围绕素养达成的一个集合,那这个集合是有什么粘合起来的呢?大概念,而这个大概念就是有生活价值的。

      研究的确是一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事。探索无止境,我们可以尽力而为,但要知道探索总比不探索好,所以不要因为怕不确定性就不敢往前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