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黄家驹走后的第三年,Beyond三子才推出了第一首情歌
爱情关乎情感和欲望,或愉悦或玩弄人心,它包裹着时间几乎无所不在。由于爱情这东西太接地气,所以与情爱有关的歌曲数量远多过其他题材。情歌能直接快速地打动听众,为音乐人或歌手带来人气和影响力的成本也相对较低,不少歌手为保险起见,几乎一辈子都在唱情歌。
对于Beyond乐队来说,无论处在哪个时期,情歌的数量都不算多,有时整张专辑也不见一首情爱之作,甚至有些歌究竟算不算情歌都需要仔细斟酌。原因无他,在黄家驹看来,音乐还有许多更重要的情感和价值要传达,男女之情绝非创作灵感的唯一来源。即便同是写情歌,黄家驹也与大多数创作者有着显著的区别。
为什么那些过于迎合大众的爱情歌曲被人们称作“小情歌”?一是由于此类歌曲的数量太巨,二是作者很难或不敢用其他素材来进行创作,三是格局偏小容易生腻。
你大可以把某些歌手的情歌称作“小情歌”,可这个叫法一定不适合用来形容家驹的情歌。回顾家驹的情歌不难发现,其中怨凉凄冷的作品颇多,甜蜜温馨的气息甚少。虽然现实里他总是一幅温暖的乐天派,但到了音乐里之后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音符替他承载着忧郁并发泄着苦闷。
仔细品味过Beyond情歌的歌迷都知道,里面不止有情爱的苦涩,还有梦想的纠结和取舍的痛楚。黄家驹很善于在音乐内叠加多重价值,他的很多作品都是由爱情入却从人性出,在打动耳朵的同时还不忘敲打听者的内心。
我相信,将来应该会有音乐界的专业人士做这样一件事,那就是对Beyond情歌作品的价值进行重新评定,因为黄家驹的声线、曲子配上Beyond独一无二的编曲,令每一首歌都成了气质绝佳的上品。
黄家驹对音符和旋律高度敏感,尤其擅长用曲子来翻译感情,这是与生俱来的极其罕见的天赋。朗朗上口的调子他写起来毫不费力,更为关键的是,他写的曲子动不动就传唱几十年,既能轻易俘虏你又可做到百听不厌。
相比之下,三子偶尔能写出类似家驹那种通吃效果的曲,但大部分旋律都带有一定的欣赏门槛,这并不是说三子的作曲能力差,而是每个人对音符的认知不同,毕竟旋律只是构成音乐作品的其中一部分。很难得的是,三子的旋律也一样非常耐听,还经常带有一种不按套路出牌的怪异的魔性。在这方面,黄贯中的功力最为突出。听多了以后,这感觉自然会清晰起来。
家驹1993年发生意外后,三子在1994和1995相继推出了两张专辑,《二楼后座》和《SOUND》,在这总计24首歌里,没有一首是情歌作品,成蹊认为这肯定不是巧合。
口舌之能不适宜表达尊重和怀念,真正令人感动的往往是润物无声的行动和细节。
直到1996年《Beyond得精彩》推出,歌迷才得以在专辑内重又发现了情歌的影子,由黄贯中作曲、周耀辉黄贯中填词的「想你」。严格说来,想你是三子时代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情歌,它的气质依然与众不同,依然是Beyond专属的色彩。同时,这也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三子正在缓缓走出那个巨大的阴影。
Beyond - 想你.mp34:32
来自一路有家驹
家驹式的情歌随着他的离去一并消失了,外界对三子的情歌风格充满了期待和猜想。想你是很成功的,与家驹时代的情歌画风截然不同,这支单曲走的是简单直接的路线,亮点也很足。
歌词采用了白描的写实手法,对一个单相思的男人进行了生动刻画,没有诗情画意的文艺,也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却将那种朝思暮想的手足无措和抓耳挠腮的表白之意描绘的十分到位。
为何又一天
仍未与我通电
感觉太悬疑
为何难启齿
但偏偏想你知
彷徨又一天
期待见你一面
走到你门前
谁人在身边
是否可讲我知
这一刻我
千百样心思
不过两个字
你叫我如此
想你
你叫我太欢喜
装不出不羁
巴不得一起
想你
你叫我怎心死
只想今晚
拥你入怀
细说旧梦
从前曾失恋
曾话过已长大
不再少年时
明明曾识穿
再不单思暗恋
这一刻我
千百样心思
不过两个字
你叫我如此
想你
雷鬼这种发源于牙买加的音乐如今已是高度成熟,它独有的耸动节奏很适合渲染俏皮、自嘲、慵懒、沉浸和浪漫的意境。
Beyond的作品对各种摇滚乐风格历来都是兼收并蓄的态度,敢于尝试和融合是很需要基本功和才华加成的。此前家驹还在时,就曾通过「坚持信念」、「继续沉醉」等单曲多次试水雷鬼的玩法。对音乐的尝鲜态度,三子时期依然未变。在想你中,虽然雷鬼节奏并未完全贯穿始终,但却用得恰到好处。
想你,把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毫不遮掩地直接倒出,整体性非常出色,尽管它没有什么欣赏难点,但旋律走向与家驹时代的情歌依然有着较大区别,不再追求线性流畅,只注重真实的情绪抒发。
第一次听完想你,在流行易懂之外,你很难说这是一首优秀的作品,可能还会有平庸之感,但随着倾听次数的增加,旋律、和音、节奏、歌词、演唱和编曲的魔性会一一逐渐显现,是那种不自觉就会哼起来的歌。戴上耳机,慢慢去体验吧。
最后是来自一位歌迷的提问:成蹊,看完了你的《SOUND》赏析,是不是《SOUND》专辑的艺术高度远高过《乐与怒》?
先说结论,不是!
SOUND大碟是三子的一次放手尝试,整张专辑的气质愤怒、硬朗、大胆,如果论硬度和音色,它确实是Beyond专辑里少见的暴烈型大手笔。但若论创作角度和灵性,SOUND侧重真实和情绪化的展现,而乐与怒在人性、命运和欲望方面的探讨明显高出一筹。
艺术作品很难做横向对比,千万别抱着谁高谁低的心态去听,体会各自的精彩才是歌迷的最好心态。你可以说你个人偏重喜欢某一张,但假如硬去做排名还是算了。
你喜欢浓香型的白酒,就非说五粮液是天下第一,那酱香型的茅台岂不是要冤死?你说呢?
(一些视频和音频在这边无法顺畅发布 请移步关注微信公众号 一路有家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