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屈原
其实现在说屈原真的有些晚了,如果在端午节前后写写屈原,应该更合时宜。可既然写过了陶渊明,不写写屈原,总有些说不过去。
其实不论是写屈原还是陶渊明,我都不是站在一个历史读者的角度,更多的则是站在文人的角度去看。虽然我这个文人含水量比较高,但还是希望自封一下的。
好了,闲话少说,转回正文。
屈原应该是中国最早的专业诗人之一。他创立了与《诗经》并称的《楚辞》,甚至是《楚辞》的集大成者,除了他的学生宋玉的一篇《九辩》还能够略微比较以外,后世的模仿者们都再也没有达到他的高度。也许,这就是天才与凡才的差距罢。正如我常想的,如果我有一首诗能够达到李白的境界,那我就死而无憾了,可李白那样的绝世天才人间少有,而我这样连凡才斗混不上的却如同牛毛一般数都数不清。而屈原,更是天才中的佼佼者。
不过,在我心目中,诗人也好、政治家也罢,都不是对屈原的第一印象。真正排在第一位的,则是屈原那拳拳的爱国之心。有人会说,爱国的人有很多,可诗人屈原只有一个,你为什么要把屈原的爱国之心排在第一位呢?
也许诗人屈原只有一个,但爱国者屈原也只有一个。正是这样一个屈原,为了国家可以屡次触犯权贵;正是这样一个屈原,为了国家可以不计个人的得失;也正是这样一个屈原,在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关头,而自己却无力回天之际,没有选择苟活,而是直面生死,以身殉国。写到这里,我忽然发现,也许爱国者屈原并不是排在第一位的,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斗士屈原、战士屈原。
他真的是一个战士啊!为了自己的国家可以勇往直前,可以不惧牺牲。这样的人物,我简直不相信是生活在春秋战国那个纷乱的年代。可正是因着屈原的存在,他仿佛一道光,照亮了那个朝秦暮楚的时代。
有的历史学家考证说,屈原其实是司马迁一身悲愤的化身,他原本是不存在的。这里我不做过多争辩,因为争辩没有意义。但也正是屈原的这种如斗士的精神,感染了无数后世的中国人,无论是庙堂还是江湖,无论是文化人还是普罗大众。而这种精神,就是我们口中的“士”。
什么是“士”呢,他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那种门阀士族,而是真正引领中华文明的,不论精神还是现实,他们更像是一群勤勤恳恳的老农,辛勤的耕耘着华夏文明的土壤,他们努力地影响着文明的走向,在它即将触角时,总会如明灯般指明未来的航路。当然,这只是我的理解,但无疑以屈原为代表的一群士人,他们构筑起了中国人的内心世界。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谨以此文先给伟大的屈原。
最后,还要再多写几句,其实个人认为,屈原和陶渊明代表了中国人的两种态度,入世和出世。也可以理解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吧。虽然,这在他们身上,更多的是悲剧与无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