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羡慕古人的礼节

2017-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卢仙
▷礼起源于祭祀,祭祀必有其程序和仪式,于是就产生了礼的最初规范,即礼仪。

现代人在体质上变成了人,

而在某些行为上,跟禽兽没有太大区别。

所以今天到将来,我们的礼仪如果跟不上的话,

我们就依然处在“半人时代”。

仓廪实而知礼节,很多人不愁吃穿,

却毫不懂礼。

自己家搞得干净,到了外面则乱吐乱扔。

社会上的所有人如果连礼都没有,就成了动物世界,

我们的混凝土城市就成了原始森林,

我们的广场就成了非洲大草原,

每到春天都会有好戏上演。

泱泱华夏文明古国,中国自古以礼乐文明驰名天下,

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先秦时代,就已建立了完备的礼仪,

至周朝“制礼作乐”而趋于完善,

这里不评价抬杠何为完善。

只是时代的变迁,礼仪早已面目全非,

礼仪之邦早名不副实,礼崩乐坏想来更合适。

失去和改变都没关系,只是在失传之后,

却一直没有重建,重建后却迟迟不能健全。

文明传承早不知被丢到太平洋还是大西洋了!

只有当日、韩国拿着我国的传统进行非遗申请时,

我们才犹如当头棒喝,想到珍贵,

然不过几日又抛之脑后。

礼仪,是人的历史发展积淀下来的文化,

它以精神的约束力支配着每个人的行为,

在人际交往中,礼仪展现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

体现个人对社会的认知、学识、修养和价值,

所谓首因效应也正是这个道理。

史学大家钱穆先生说,“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所以礼仪体现细节,细节体现素质,

不学礼,无以立。

或许你会觉得繁文缛节浪费时间,

但是其实正相反;

有了这些约定俗成的正式礼仪后,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反而会更容易;

少了更多的揣测与心机,

少了乱七八糟的敷衍与客套;

礼毕你我相谈正事,反而省了时间。

日本的跪拜礼和鞠躬礼都学自中国并传承到现在,

而日本现在是发达国家。

我不是古人,也不复古,

只在文学作品、影视剧中见过古人之礼。

对于我这种情商低、又害怕社交的人来说

我很羡慕古人。

按照固定仪式去做就行了,

不管是三姑六婆还是七叔八姨,

不管是遇见领导还是会面客人,

拱个手作个揖,

优雅而不是体面,礼貌周全又不尴尬。

作揖,是中国古人见面行礼形式,

比外国人的握手更卫生、自在,

这个礼仪大概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

却被几百年历史的西方握手礼取代了。

尴尬只是小事。

没有一套规范的礼仪制度,

对人的思想品德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单纯的思想品德课远远不够,如同看漫画书一样。

近期发生的各种负面新闻,

尤其跟年轻人有关的,让人痛心疾首,

那些事有辱耳目,不必再提。

少年不知礼不成体统,成年不知礼没有规矩,

所以会有那么多青少年犯罪,那么多成年人腐败。

为未来考虑,

以人民的名义提出建议,

树立通俗礼仪制度教学,立德、学礼、树人。

取古今礼仪中精华,去时代陋习中糟粕

权且这样,在这里先给大家一个拱手礼了

失去了今天,不算失败,还有明天;

失去了金钱,不算失败,还可以再赚;

若失去了文明,将是彻底的失败,

因为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希望我们能重视礼仪、国家能重建礼仪

让“礼仪之邦”名副其实,不在尴尬。

编辑:卢仙 阿木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