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他人的评价,遮住自己的光明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我人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或许会不自觉地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有时也会因他人的言论而迷失自己,忘了自己内心深处那份最真实的渴望与追求。
其实我们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要老是让一些评论阻碍自己。
剽悍一只猫说过一句话:“不要活在别人的评价里,你要的是进步。只要到了一定段位,你会发现,曾经的那些‘差评’,会变变成很好的励志素材。”
深以为意,“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是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传世名言。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在人生道路上探索前行人们的心灵。
的确,我们的人生是自己的,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我们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眼光与评价,因为每个人的生活背景、价值观念、认知水平都是不同的,他们无法完全理解我们的选择与追求。鲁迅先生所言:“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那些过于在意他人评价的人,往往活得更加疲惫与迷茫,有时甚至是走上极端。
过去有一位影星叫阮玲玉,她自杀前留下一句话,人言可畏。很难想象,她怎么会在意别人眼光和评价。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就是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了。如果当初她不去理会这些,也不至于年纪轻轻就失去了生命。
我们是人,不是神,做不到人人喜欢,即使是神,那有人喜欢东方的神,有人喜欢西方的神呢。就如我过去讲的一样,人民币人人都喜欢,但就是这样,也有人喜欢美元呢。
所以,不要太在意别人评价说了啥,好的,我们就采纳,继续加油;不好的,我们看看就可以了,也没必要太当真。
就拿我近期的文章说吧。我喜欢看书,也有一个习惯,就是读完一本书以后,会把看过的书写一篇书评,或者是在读的时候,写笔记或读后感。
前段时间因读了莫言的《生死疲劳》,写过读后感,也写过书评。也许有读者不喜欢作者,于是就在我文章的最后留言那里写了几百字的评论,一是骂作者,二是觉得我读他的书真的是浪费表情,还顺带把我一起骂了一顿。
如果,当时太在意这些评论,那岂不是要气得半死。他们不喜欢是他们的事,我读书是我的事,一点不妨碍我读书写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作者和书籍。我持中立态度,但是这个并不是说我就不去读他的作品。
既然他写的书已经出版了,说明有他的可取之处。我们读它们的时候,去看好的方面就可以了。
要有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看待这件事。有些人就是爱挑刺,当然也有人跟风人云亦云。我们阻止不了,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坛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别人有说话的权利,但是我们也有不听的权利。
当然,我们强调不要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并不是说我们要完全忽视他人的意见与建议。
人都是社会性动物,我们需要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中不断成长与进步。不过,我们要学会理性地看待他人的评价,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而不是盲目地跟从或受其左右。
古话有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在面对他人的评价时,我们应当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既要善于倾听,还要多思考。
对于那些有利于我们成长与进步的建议,我们应当虚心接受并努力改进;而对于那些无端的指责与非议,我们则应当一笑置之,不为所动。
另外,我们还要培养自己内在的自信的力量。这种自信不是盲目的自大,而是源于对自己能力与价值的深刻认识与肯定。
当我们拥有了这种自信,就能够更加坚定地前行,不会为外界的风吹草动所动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行者。只要能摆脱他人评价的束缚,活出真正的自我,就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生命光彩。泰戈尔说:“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只要我们曾经努力过、奋斗过、坚持过,那么,无论结果如何,我们的人生都将无悔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