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努力,我们更应思考如何做出选择

2023-12-10  本文已影响0人  孙凌聊校园

01

2014年,我大学毕业。

2015年,我去到了全国21个城市的大学城,而在此之前,我出省的次数屈指可数,一次是交流学习,一次是蹭学长的毕业旅行。

从校园大使的身份,入局到校园市场里,由于坚持了这个选择,我享受到了一波行业红利期,快速获得了认知+金钱的回报。结合最近的一些经历,我越发觉得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2015年 全国各高校创业分享)

在此前的文章里,我一直刻意压制“选择”的重要性。因为我见过很多优秀的大学生,最初都有很强的执行能力,而随着参与很多实践、听过很多课程,开始对很多事都有自己的见解,但却丢失了曾经的执行力,我不希望他们成为夸夸其谈之辈。

因此,我一直提及,选择跟努力同样重要,尤其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更应该先做到努力,否则也只是知易行难,无法获得建树。

可现实是,这个世界上努力的人很多,我算工作狂人了,但工作时长、工作艰辛比我更“狂”的人比比皆是,可大部分人未有获得我的收入。

当然我们换个角度,也有比我在工作上轻闲多的人,但获得了更高的收入。

抛开家庭因素而言,我确实见到了一些比我年龄更小的人,由于做出更好的选择,在当下这个时代,依然能白手起家,获得了让人羡慕的收入回报。

人的一生其实都是在做选择,而大部分人的选择,其实是从进入大学之后开始。

相对而言,在中学之后未继续学业的人,其实更早一步认清这个真实的世界,我想会有遗憾,但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数,我们不要慌,太阳下山有月光,不用因为其他人很急,而打乱我们自己的节奏。

02

决定我们做出不同选择的核心因素:认知。

关于认知的差异,我在《认知突围手册》里专门讲到过,来源于信息差+批判性思维。

所谓信息差,指不同人接收到的信息不同,了解到的这个世界全貌本就不同,当然会有不同的选择,在你眼里的朝阳行业,可能在信息量更全的人眼里已经到了拐点,掉头向下。

往往在大城市里的人,天然有信息优势,比如互联网带来的红利,最早一批的获益者一定是最早家里有电脑的人,最早能够上网的人。

而如今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已经一定程度削减了城市之间的信息差,让我们不管身处于哪个城市,都能获取到全球最一手的信息,只要你想知晓。

对于消除信息差,我所推崇的最有效的手段还是阅读,每一本书都是作者的精华思考所在,也是我们最低成本获取信息的渠道。

此外城市之间的最大差异,还是在于人本身。我自己最疯狂出差的一段时间,每天睁开眼都是在酒店,不同城市之间的同品牌酒店,并未有何差异,但这个城市里,有独特的人。

跟牛人交流,则是我推崇的第二种获取信息的方式,线下的交流能够让我们更加聚焦,并且可以获取到在线上、书里看不到的信息,而这样的信息,可以称为真正的”信息差“。

在拥有了足够信息后,我们离不开执行,最近看雷军的演讲,年轻人还是要有年轻人的魄力,有时不妨少听点建议,干了再说,说不定就成了。

03

关于批判性思维,其实是大学应当培养的核心能力。

大学生无论专科、本科,在学校里的学习,质疑专业能力不实用,本就弄错了大学教育的核心的意义,大学期间,我们其实只用习得一个能力,那就是“学习能力”。

学会学习,能够独立思考,具备批判性思维。

两个人,拥有同样的信息储备,做出不同的选择,正是由于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不同,我们的思维方式或者叫思维模型,决定了对信息的处理差异。

已故去的查理芒格老爷子,正是思维模型大师,那句经典的话时刻警醒我,一个拿着锤子的人,看满世界都是钉子。

我们当然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思维固执的人,最终一叶障目,而批判性思维则需要刻意练习,让自己放空去进入思考的状态。

本文只是偶有所感,感叹选择的重要性,希望大家在人生每一步,都做出不遗憾的选择,有人年少有为,有人大器晚成,成功的定义本就不同,选择没有对错。

每个人都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好好享受人生。

我是孙凌,操盘多家名企校园业务,长期专注于大学生群体行为研究,欢迎留言、私信交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