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日记2中:食堂与宿舍
2017年6月5日 星期一 哈尔滨 晴
上午在校园里四处拍照时,看见年龄相仿的人走过来,我都刻意回避,担心被人认出来。
我想在被熟人拉去饭店之前,能独自到学生食堂里回味一下。
每张圆桌连着十个圆凳。把圆凳折起来或放下去都可以用脚操作。不论是收还是放,都会发出很大的声音。
记得这个第二学生食堂是在1988年改建的。二楼空间很大,也是举办周末舞会的地方。
学生们还没下课呢,各个食堂的门都是开着的。我上学的时候,只有开饭的时候才开食堂门。
以前的平房全都改成大楼了,各食堂的同层楼之间还串通起来。并分高档区,经济区,以及各种地方风味的食档。食堂如此之多,选择如此之广,做出吃什么的决定,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吧。
各层的桌椅都是固定的。

学生们在排队的时候没有拿出小纸条背单词。他们都低头划手机——嗯,也许是在手机上背单词呢。

竟然不需要自己刷碗了!自然也不用提着饭盆儿到处走了。(参见《钱票粮票》)

这个机器需要三个人配合。第一个人把脏碗碟扣在洗碗机的传送带上;第二个人把洗过的碗碟捞出来,检查,然后扣在漂洗机的传送带上。从漂洗机至烘干机之间不需人工参与。最后一个人则负责把干净的碗碟摞起来。

我来到专卖主食的柜台前排队。排到我的时候,我跟售货员商量说:“我是老毕业生(同时指给她看我身上穿的三十年同学会纪念衫),想买吃的,但没有卡。”那大姐根本没细听我解释,只是催问我要什么。我说馒头、烧饼、大饼子每样尝一个吧。我刚说完,她已经麻利地把三样东西拣到塑料袋里递给我。我接到手里后问:“怎么交钱呢?”她指了一下刚才排在我身后的女孩说:“给她。”只见那女孩扭头怯生生地对我说:“叔叔,那位阿姨要从我的卡里扣两块五,她让我朝你要。”我赶紧从兜里掏出三元钱递给那女孩,并告诉她不要找钱给我。

馒头的口感和二三十年前的一样,馒头皮还是很筋道(参见《钱票粮票》)。烧饼比以前的好吃多了,可能是因为油放的多。大饼子口感比农庄做的(参见《Paul哥》)略粗一些,肯定是玉米面的比例比较高,但还是很细腻,不是我要找的真大饼子。
从食堂出来,就去拍曾经住过的宿舍楼。

宿舍楼中间的空地原本是一排排晾衣架。有一天中午,我在教室里听见打雷声,急忙跑出来,以百米速度,一路狂奔至此,抢救我晒的被子。那是我一生中跑得最快的一次,感觉两耳生风,只看见“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主楼与宿舍楼之间,我像黑色的闪电在玩命地奔跑。”
现在的被子不用晒了吗?

1982年刚入学时住的4号楼还在呢,只是木门换成铝门了。我在《洗澡记》里讲的一段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楼里。

现代新科技真厉害,没有卡不让进。我跟门卫大姐说我是老校友,回来参加三十年同学会(同时指给她看我身上穿的三十年同学会纪念衫),想要看看曾经住过的宿舍。“不行!”,大姐斩钉截铁地说。我于是提及我是校长的同学。“不行!就是校长本人来也不行!”我问干嘛这么严?她说:“这是女生楼。只要是男的就不许进。”
原来是这样,那就换一个楼。

这是我念研究生时住过的6号楼。当年只有四层,研究生住一层和二层的部分房间。
我在这个楼里住了不止三年。1986年底我从大兴安岭请假复习考试期间,就曾在这里借过宿。
研究生三年的生活是最快乐无忧的。我们几个好友经常趴在二楼的窗台上往下看。隔壁楼就是女生宿舍5号楼,每当有美女走过时,我们就突然大声喊某位哥们的名字,喊声会惹得路人往我们这边看,我们也就能伺机看清美女的长相。现在的男生大概不用费太多心思看美女了吧。我看今天的林大,到处都是美女。也许是因为现在的女孩子,营养好,穿的漂亮,还会化妆。
我看见有男同学刷卡进进出出,门卫该能让我进去看看了吧。
四处找了找,却没有找到门卫。男生楼和女生楼的保安等级真的不一样。
再换一个楼。

我曾经住过的青年教师宿舍楼还夹在1号楼与2号楼之间,仍是叫做0号楼(我觉得它应该被叫做1.5号楼)。
这里是刷卡加门卫,一问,已经改成女研究生楼了。不用废话,肯定进不去。正巧有一个美女下楼,便把手机交给她(同时指给她看我身上穿的三十年同学会纪念衫),请她到三楼,最好是能到306室替我拍几张照片。
当年三楼八个房间里住的都是男教工。

走廊里贴了瓷砖,安上了灯。二十多年前都是摸黑儿进门的。

我在306室住了四年多。这间宿舍里有四张床,另三张床上住过好几茬有志青年,都出国了。我还差点儿把这里改造成新房。当我故意大张旗鼓地开工装修时,学校赶紧分给了我一间合厨。
吕文新
2017年8月整理于新西兰奥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