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你听谁说的?

2017-12-28  本文已影响0人  UNCLE黑牙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你听谁说的?

厚此薄彼!

有对比就会这样,而且让人感到恐慌。

圣诞刚过,很多人大声抵制,喊破喉咙,却暴露自己的空虚和底气不足。

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反正记住一个准则,就是什么提的越多,表示缺的越多。现在国人缺乏文化自信,同样的,很多人大声呼吁:爱国,爱国学。你问他什么是国学?他跟你吹胡子瞪眼,比谁的声音大。)

喜欢比较。反过来,不比较,又怎么觉得你的好?

因此常听说: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喜欢拿自己住的地方和别人比,和别的国家比。甚至在蚂蚁面前炫耀房子比他大,嘲笑蚂蚁不会开车,嘲笑蚂蚁天天只会工作。

我们站在不同纬度看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的本质还是比较。

最根本的,就是和自己比较。

然而,比较的结果,常常是认输。本来你计划读一本书,但是中途想起一部电影,或者还有一关游戏没过。或者那里的好玩的,还没有试过。

在这种情况下,放下手中的书,几乎只需要一秒钟就决定了!

去你妈的读书!不让我快乐,亦不能赚钱。

你很愉快地执行自己的决定,认为人应该活在当下。

这样,你便走出了自己。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看。

前段时间火的一塌糊涂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潇洒离职。

很多人想效仿,但没勇气。

可还是有人做到,真的辞职。

其实这根本不能解决你现在的问题。

除非你不工作,否则还是会辞职,因为你并没有从技术上解决你的问题。

你当时只是图新鲜而已。

和自己对话,是关键。能和自己对话,是关键的关键。不搞清楚内心的问题,到哪里都会茫然。

大贤的普世价值观其实大同小异。

很多人批评中国电视剧喜欢穿越过去,宫斗没完,抗日没完

(政治因素不讨论)

但是这反应中国的核心思维,就是喜欢过去。

再看西方,最多的是未来,现代化。这是他们的思维核心,就是未来,外在。

中国是内在。一直中国人,都是克己复礼。吾醒自身无数次。

看起来西方人显得放得开,没有压力。更加具有创造力。

然,从长远来看,比方说西方外在的思维会导致什么结局?现代化不停的发展,人工智能,最后各种不敢想的事发生,比如试管婴儿,克隆人,半人半机器。

不管是谁,听到这些难免会心慌。因为我们是人类,人类有个基本的伦理(伦理的观念根深蒂固。也不可能改变,就像你不会选择吃垃圾,而是食物。)是不能违背的,否则,就是反人性。

人类本身反人性!这话说出来,让人不安。

所以西方这样的发展观的结果:就是毁灭。

反观中国思维,是回到过去。(不表示赞成崇拜gramp mao,让我恐慌,想起朝鲜的小胖子。)回到过去,表示感恩,有畏惧。是回到自己的内心。

那么最后的结局,起码是和这个世界和平共处。(现实,现实,我们假装无视,因为二货太多。)

起码不会违反人性。最后,就是回到原点。

这是所有有智慧的人的共识。

西方因此完蛋?不是毁灭了吗?(所以他们一刻都不消停,探索宇宙,寻找其他星球,再去祸害。)

可能的结果,物极必反,就像佛教说的,我们是梵天一梦。梦一醒,全部会消失。

毁灭之后,离重生还有多远?

周易可以保护我们。然而已经被理解面目全非了。这些卦不用占,占也没用。

像孔子说的,不占而占,就是高境界。为什么不把他当圣经看。非得当成占卜邪说!现在很多人(教授,名家)大放厥词,研究周易,基本上我认为南怀瑾先生,真是有体会。讲得真好。

因此,当你放下书本,放弃安静的生活,去外面,最后的结局一定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改变了你自己。

不能说没有意义,因为起码你在折腾。在这个过程当中,起码没时间让你寂寞和无聊。

然而,你身体耗尽之后呢?你说一个雪山,一片无人之地,你去了,就征服了吗?

最后也就是一个故事。然而却可以通过书本轻易地获取你的经历。

一开始你也许会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渴望外面的世界,是因为你现在的世界感到无助,无助的原因,是因为你没有挣脱思维的牢笼。

没有安静的看完你手中的书。(灵魂的不自由,限制身体的不自由。)

你就像被困围城。你不要忘了,围城,无处不在。那个辞职看世界的姑娘,最后还不是在云南开客栈,一年,两年,三年,开到死?

不会?那他决定离开的那天,也会说,“世界我看遍了,我想回去。”

这和当初,有什么改变?

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这就是世界的本质。哪里都是一样。而且所谓的习俗,完全是因为人们的固执导致。

不愿意改变,又羡慕别人改变。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是因为,

你,

很精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