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这里,却也走过千山万水读书想法

当流量明星在屏幕上忙着谈情说爱的时候,他们拼尽全力才能活下去

2019-04-09  本文已影响4人  来看书呀

这几天一部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口碑爆棚,刚播出4集,豆瓣评分就飙上了9.3分,基本已经预定了年度华语最佳的称号。

当流量明星在屏幕上忙着谈情说爱的时候,他们拼尽全力才能活下去

很多人都在说,台剧已经不是当年的台剧了。这句话应该还有后半句,大陆剧根本比不上当年的大陆剧。

当台剧慢慢转型的时候,大陆剧成了流量明星谈情说爱的天下,剧里的三观不正,剧外更是好戏连连,让人都有些分不清现实和影视。

但对于不爱看剧的我来说,原本对那些辣眼睛的国产剧没什么意见,不喜欢看不看就行了。

当流量明星在屏幕上忙着谈情说爱的时候,他们拼尽全力才能活下去

但在看过这本《被魔鬼同学改变的命运》之后,我对那些尴尬到极点的烂剧反感到了极点。现实中的题材已经泛滥成灾了,为什么他们非要把眼光放在那些流量明星的狗血爱情上?

现在终于有些懂了,为什么在“看剧鄙视链”里,国产剧处于最低点。

基本每一个学校都会有校园欺凌这回事,日剧、韩剧把它搬上了荧幕,来让更多的人去正视、去解决这个问题。而国产剧似乎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1.  被纵容的恶性循环

这本书以采访的形式,记录了几位校园欺凌的亲历者在事件中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包括欺凌者,受欺凌者和旁观者。

力量的悬殊差距是校园欺凌的开始,贫穷,体弱,智力落后,不善交际,都有可能成为悲剧的起因。欺凌一旦开始,往往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弱者越弱,恶者越恶。

而且非常突出的一个现象是,在所有欺凌者中,女孩子往往比男孩子狠的多,男生只会伤害肉体,女孩子还知道怎么能侮辱一个人的人格,而且往往一击即中。

事实上,这种恶性循环原本是有终止的可能的,那些未成年人不懂,可大人应该有这种能力,受欺凌者的家长,欺凌者的家长,老师,我们原本有很多终止惨剧的机会。可最终往往都没有抓住。

书里有这样一个案例,袁杰是个智力有问题的男孩,家里也穷,成了大家欺凌的对象,这个时候大人是怎么做的呢?

袁杰的家长要求给袁杰换班,而老师们把袁杰当成透明人,皮球一样提来踢去。欺凌没能终止,袁杰转学了。

老师应该是最有机会杜绝校园欺凌的人,但书里面老师的表现却让人失望,为了维护自己和学校的名声,他们往往会选择息事宁人,苦口婆心地劝受欺凌者忍一忍,似乎美好的明天靠忍就能忍出来。

这种错误的解决方式,何尝不是对欺凌者的纵容呢?反正欺凌又没有什么恶果,那就继续呗,于是恶性循环继续。

2.  旁观者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每一起校园欺凌中,受欺凌者永远是食物链的最底层,欺凌者是高高在上的最顶层,那剩下的旁观者,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旁观是不是一种罪恶呢?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看到身边有人被欺负,大多数同学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都是作壁上观,别让欺凌蔓延到自己身上。

因为多数案例告诉我们,你要是和被欺负的那个人做了朋友,你也会被视为被欺负的那个人。他们把那种发泄的火气转移到你身上。然后,当你开始被欺负,就永远被欺负。

小时候都喜欢听英雄的故事,但事到临头,才知道故事永远是故事,我们活在现实,小小年纪的我们在家长的“教育”下学会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又天真地以为那是世界应该有的模样——说到底就是怂了。

所以,作壁上观,是最安全的决定。

其他同学有这种想法很正常,但成年人要是也这样想,性质还一样吗?

当受欺凌者被孤立,有些老师会有这样的想法,大家都欺负你,就是你的错,挨打也怨你。

这恐怕不只是旁观者这么简单了。在老师和学校眼里,息事宁人才是对学校最有利的做法,既保全了学校,又保全了欺凌者,少数服从多数,受欺凌者就被无视掉了。

这样看来,这些老师在校园欺凌中犯下的罪,似乎一点儿不比欺凌者轻。

3.  悲剧发生的那一刻

很多校园欺凌的结局,都会走向死亡,受欺凌者的死亡,或者是欺凌者的死亡。大多数情况下是前者。

被欺凌得久了,自杀会是顺理成章涌现出来的想法,书里面就写到过这样的案例。当欺凌者选择自杀之后,错误才终于瞒不住了,该处理的处理,该开除的开除,雷厉风行,毫不拖泥带水。

让人以为,自杀才是结束欺凌的良方。

但欺凌往往没有那么容易结束,甚至离开学校好久了,已经走上社会,别人都以为生活回归正轨了,但在受欺凌者的心里,欺凌从未停止,伤害是瞬间的事,但疼痛却是一辈子的事。

这个世界上,多的是时间不能抹平的伤害,学生时期留下的伤害尤为沉重。有时候能搅乱之后几十年的人生。

所以会有这样的案例,受欺凌者在事情发生的十余年之后,最终以一种惨烈的形式向欺凌者完成了复仇,当年埋下的恶果,终于伤害了相关的所有人。

即使在校园欺凌中幸存下来了,躲过了自杀,也没去找欺凌者复仇,最终也未必能真正忘记那些残忍的过去。

书里面有一段让人非常生气的描写:

“这事换谁谁也忘不了,十六七岁的年纪,心怀梦想,成绩优异,最后却因为你们干的好事落得现在这个下场,你倒是自在,当年的‘面子’也有了,‘仇人’也被你整疯了,最后拍拍屁股到国外读书了,回来还当上了‘储备干部’,有妻有子、生活幸福,可是……”

受害者毁了一辈子,加害者一个转身走上了人生巅峰。

校园欺凌的恶果一直在延续。

书里面也提到了那些最终从校园欺凌里走出来的孩子,这应该是最好的结局了,但依旧不是一个公平的结局,那些欺凌者最终也没有为他们的恶行承担应有的恶果,从头至尾,他们可能都没想过说一声道歉,对那些差点或者已经被他们毁掉命运的同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