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科学课反思小结2023.10.21

2023-10-20  本文已影响0人  科学陈老师

一、整体教学情况

三年级 2.7《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单元小结+教学总结

课堂目标:巩固单元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检查学生《活动手册》的记录,完善记录;阅读课本和素养手册,会用规范语言进行表达。引导学生从课堂态度、课堂习惯、课堂参与、课堂记录、课堂整理这几个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师生互评;评价小助手的工作,深化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感情。

教学难点:单元知识体系是什么样的?如何用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呈现?

教学实情:三年级学生的活动记录手册很完整,完成率高,反应平时课堂组织教学的有效,继续坚持。

坚持优秀的做法:课堂上精神饱满,兴趣盎然。眼里有学生,脑中有科学。课堂奖励和惩罚都要有趣味。

改进指出:教学语言的简洁、精准;板书的规范和条理。

五年级 2.1《地球表面》、2.2《地球的结构》

2.1《地球表面》

教学环节1:观察世界地形图,描述地球表面的样子

学生发言少,主要是海洋陆地面积对比。

教学环节2:观察中国地形图,需要示范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整体地形特点,再让学生分组观察,而不是直接发给学生,因为地图上的信息太多。

教学环节3:观察图片,描述地形特点,猜测主要形成原因

这是教学难点,需要提供文字资料,示范指导学生简洁填写。

这个教学环节值得琢磨,因为每一幅图对应后面的教学主题,分别是地震引起的地层变化、火山喷发、风的作用、降水的作用、水流的作用。

2.2《地球的结构》

研究的问题: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

对教材图示产生的疑问:年轻的岩层为什么在最表面,岩层是如何形成的,与地壳的关系,与板块的关系?

查阅资料后,我自己的理解:1.地壳是地壳的最外层,主要由岩石组成。2.岩层是岩石在地球内部和外部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又叫底层。所以通常情况下,古老岩层在最下层。3.“板块”(plate)是板块构造学说所提出来的概念。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裂成许多块,这些大块岩石称为板块。

对实验的思考:挤压的力模拟的是什么?内部的岩浆涌动。

研究的问题:做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三层结构的厚度差离太大,需要指导。

六年级 2.1《我们的地球模型》、2.2《昼夜交替现象》

2.2《昼夜交替现象》

实验改进:用小灯泡模拟太阳,比手电筒效果好。

二、本周教学新感悟

好的关系,好的心情!

从孩子给我的信中,我知道了,有一种喜欢叫做安静的喜欢,喜欢可以用热烈的方式表示,也可以像这样的方式告诉对方,但是一定要让对方知道,喜欢就要说出来,因为孩子们的喜欢,我上课更热情,更有活力。

学生说:实验室就是家。

学生说:印象最深的是陈老师的那句“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